她说着,又偷偷瞄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的丈夫韩江南。
韩江南作为部队出来的老革命,对党忠诚,对国家的号召本能地支持。
但涉及到自己这个小儿子,心里那杆秤也不由得倾斜了。
他深知基层、尤其是艰苦地区的实际情况,远比报纸上写的、广播里喊的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他固然希望儿子有出息,有抱负,但作为一个父亲,他更希望儿子能走一条相对平稳、至少不会把身体搞垮的路。
韩江南轻轻咳了一声,终于开了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家之主的定论意味:“你妈和你哥说得对。”
他看了一眼韩涛,眼神复杂,既有对儿子高涨热情的些许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忧虑。
“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考上大学,再不济也考个中专,学到真本事,比写一百份决心书都强。”
“有了知识,有了能力,将来无论分配到哪儿,都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去最艰苦的地方?那是最后没办法的选择,不是让你去抢着出的风头!”
韩江南的话,像最后一锤,敲定了基调。
韩涛看着父亲严肃的脸,又瞟见大哥韩东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带着不容置疑警告意味的眼睛。
心里那点刚刚燃烧起来的、带着浪漫色彩的英雄主义火苗,彻底被压了下去。
他毕竟还是个半大孩子,对大哥有种天生的敬畏,再加上父母的态度都如此明确。
他纵使心里还有些不服气,或者觉得家人思想“落后”,也不敢再争辩了。
他低下头,闷闷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含糊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闷,王红英悄悄在桌子底下碰了碰韩东的腿,示意他别太严厉了。
韩东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可能太重了,尤其是有丫丫在场。
他缓和了一下语气,夹了一筷子菜放到韩涛碗里:“吃饭吧,哥是为你好,有些事,等你再大几岁,真正见过世面了,就明白了。”
李芹见状,连忙又笑着活跃气氛:“对对对,吃饭吃饭,英子,这菜合口味吗?丫丫,来,多吃肉,多吃点长高高!”
丫丫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大人们似乎又“和好”了,便开心地咬住了奶奶夹来的肉。
这场因韩涛而起的小小风波,算是暂时平息了,但韩东知道,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这个年代,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氛围,学校、社会都在鼓励年轻人“支援边疆”,“到广阔天地炼红心”。
虽然还没有到几年后那种“必须”,“硬性”的指标,但现在同样是一但申请交上去,基本就改变不了了。
普通老百姓申请交上去,可能还会因为某些原因留下来,而像韩东这种高干家庭,申请交上去的那一刻,基本就没有留下来的可能了。
干部带头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在干部本身,以及干部的家庭子女,这不仅仅是服从,更是一种信仰。
但是人就有私心,涉及到子女,本能不想要子女受苦,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组织上也能理解。
韩涛今天被压下去了,明天到了学校,被老师同学一鼓动,难免又会热血上头。
他得找个机会,好好跟这个弟弟谈一谈,甚至去和老师谈一谈,侧面的说一下不希望弟弟的申请出现在支边办公室。
吃完饭,帮着收拾了碗筷,韩东一家三口回到了自己那个小小的家,丫丫玩了一天,很快就睡着了。
王红英一边铺着床,一边轻声对韩东说:“你刚才吃饭的时候,对小涛是不是太凶了点?他还是个孩子。”
韩东叹了口气,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大院里依稀的灯火和墙上斑驳的标语影子。
“我不是凶他,是怕他犯傻。”他转过身,压低声音,“红英,你是不知道,我……我听说有些地方,根本不是人待的。”
“小涛这孩子,性子直,又容易冲动,真等申请交上去,把他放到那种环境,我怕他吃亏,身体搞坏了,一辈子就完了,他才十五岁!”
“明天,我要去他们学校一趟,和老师校长聊聊!”韩东继续说道。
王红英担心道:“东子,你这急吼吼的去找老师、找校长,能行吗?会不会让人家觉得咱家搞特殊,思想落后?再给爸妈惹麻烦……”
韩东平静的说道:“放心,我有分寸,不会明着说,那样是给家里招祸。”
“我说小涛年纪还小,心性不定,家里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至于校长和老师那边……他们应该明白。”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咱家的情况,他们多少知道一些。”
“大伯、大姑他们……那么多人为国牺牲了,组织上对咱们家,总归是有些情分的,这点面子,只要不过分,大家都会给。”
第二天上午,韩东特意请了半天假,来到学校,他没有直接去校长办公室,而是先找到了韩涛的班主任,一位姓刘的年轻女老师。
刘老师听说韩涛的哥哥来找,很是热情,韩东先是客气地感谢老师对韩涛的教导。
然后才忧心忡忡地提起弟弟最近“思想特别积极”,整天嚷嚷着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建设祖国。
“刘老师,不瞒您说,我们全家都支持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韩东说得诚恳。
“我父亲是老革命,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
“但是小涛这孩子,才十五岁,还是个半大娃娃,想法一阵一阵的。”
“我们担心他是一时热血上头,基础知识还没学扎实,就这么去了,怕是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组织添乱。”
刘老师听着,脸上热情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些,她推了推眼镜:“韩涛同志的思想觉悟确实很高,是班里的积极分子。”
“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啊,我们学校也一直在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