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清绝非愚钝迂腐之辈。他能于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稳坐丞相之位数十载,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凭借的正是其远超常人的敏锐洞察力与始终如一的清醒政治头脑。
近来朝堂之上,以他儿子萧远山为首的一党官员,在弹劾柳家时所表现出的异常默契与那份恨不得将柳家立刻置于死地的迫切;深宫中,女儿萧贵妃近来对二皇子殷承瑞那种深深的忌惮与日益浓烈的敌意;再加上柳家流放队伍偏偏在荒僻险峻的落鹰峡 “恰好”遭遇“山匪”,数百口人“恰好”全军覆没,无一活口……这一连串看似孤立的事件,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他那敏锐的直觉与逻辑迅速串联起来,在他心中勾勒出一个逐渐清晰、却令他脊背发凉的可怕真相!
他强压下心中骤然翻涌的惊涛骇浪与那阵阵袭来的透骨寒意,没有立刻声张,更没有去质问任何人。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他不动声色,秘密派出了自己培养的心腹死士,携带着他的亲笔密令,沿着柳家流放的路线,暗中查访,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弄清落鹰峡惨案的真相,挖出幕后黑手。
数日后,心腹悄无声息地归来。虽未带回能直接指认萧远山的铁证,但一系列触目惊心、环环相扣的蛛丝马迹,已如同拼图般呈现出来——那几名负责押解的关键官差头目,在惨案发生后不久,其远在老家的亲人便突然购置了大量良田美宅,生活水平骤然跃升数阶,钱财来源蹊跷;所谓的“山匪”行事干净利落,手段专业狠辣,撤退时井然有序,配合默契,绝非寻常乌合之众,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令行禁止的私兵或精锐死士;而当地官府在接到如此骇人听闻的大案报案后,其“勘察”过程却异乎寻常地敷衍了事,草草结案,仿佛急于将此事盖棺定论,抹去所有痕迹……
所有这些线索,如同一条条冰冷的毒蛇,吐着信子,最终都无比清晰地指向了一个残忍的方向——他的亲生儿子,萧远山!甚至……在这血腥行动的背后,极可能还有他女儿萧贵妃的默许、纵容,乃至积极的推动!
当这个残酷得近乎荒谬的结论最终浮现在脑海中时,萧正清如遭五雷轰顶!他屏退了心腹,独自一人枯坐在书房里,窗外夜色浓重如墨,他却毫无睡意,手中的茶盏从温热到冰凉,直至冰冷刺骨,他也浑然不觉。愤怒、失望、痛心、耻辱……还有一股近乎绝望的悲凉,噬咬着他的心脏!
他一生为官,恪守“忠、正、廉、明”四字家训,清廉自守,秉公执法,上对得起君王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自问俯仰无愧于天地良心!他呕心沥血,教导子女,希望他们光耀门楣,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倾注心血教养出来的亲生骨肉,竟会为了权力争斗,为了扫清所谓的“障碍”,不惜构陷柳氏一族,捏造罪证,甚至……行此灭门绝户的禽兽之举!这不仅仅是丧尽天良,这简直是将他萧正清一生的清誉、将萧家世代积累的诗礼传家门风,都彻底践踏在了污泥血泊之中!他仿佛能听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发出的悲愤叹息与质问!
那一夜,书房里的烛火彻夜未熄。萧正清如同泥塑木雕般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身影被拉长投射在墙壁上,一动不动。仿佛仅仅一夜之间,他便苍老憔悴了十岁,鬓边似乎又骤然添了许多刺眼的白发。
次日清晨,天色灰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萧正清用冰冷刺骨的井水狠狠洗了把脸,那寒意试图刺醒他混沌沉重的头脑。他眼中布满了骇人的血丝,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种近乎死寂的冰冷。他沉声命人即刻唤来萧远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长生血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