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最让苏轼开心的事儿———猪肉好吃、还特便宜。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他写《猪肉颂》,分享自己的真香教程,带火了“东坡肉”~
“东坡肉”成了妥妥的美食,就好比美食苏轼博主发朋友圈说:
友友们,这红烧肉物美价廉,很难不爱啊~(?ˉ??ˉ??)
睡不着的时候,他跑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发现“怀民亦未寝”,怀民当时的表情大概是这样(??w??)
怀民表示:啊,对对对,有你,我真的服气~(? ? ?? )
在黄州的时候,还有一件趣事,东坡到朋友陈慥(字季常)家里玩儿,两人熬夜唠嗑儿不睡觉。
陈季常的老婆推门一声怒吼,把他手里的拐杖吓掉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东坡给他老婆起了个外号:河东师~夺笋呐???
1084年,22岁的王朝云为苏轼生下幼子。
苏轼老来得子。
此时的他早已看透人生,只希望孩子能平安顺遂,他写下:
“惟愿孩儿于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期盼。
这一年他奉诏离开黄州,由于长途跋涉,幼儿不幸夭折,老来得子又丧子的心情何其可悲~(*?????)
随后他路过金陵,拜访了一位故人————
王安石,既是昔日的政敌,也是“乌台诗案”中救他的恩人。
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是非恩怨都成过眼云烟,怎么能不叫人感慨万千~
分别时王安石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1085年,年幼的宋哲宗继位。
高太后垂帘听政,重新启用司马光为相。
打压孙实为首的新法派,高太后是苏轼的粉丝,大权在握,不久后就给偶像升职加薪,很快,苏轼已是位高权重,做到了翰林学士。
当他看到守旧派对颇有成绩的心法全盘否定时,再次提出建议,抨击了旧党执政后的腐败现象,引起了保守势力的针对和陷害。
新党说他是旧的人,旧党说他是新党派的。
上一个这么两边不讨好的人,还是唐代李商隐,苏轼表示:
太难了,我走还不行吗?
于是,再次申请外调。
苏轼还给脾气倔强的守旧派司马光起了个外号———司马牛,说他倔的像头牛。
1089年,苏轼再次到杭州做官,当时杭州大旱,瘟疫,饥荒一起发生,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
其中2000名公款,又拿出自己的黄金50两办起病房,收治有病的百姓,还与太守沉香一同带人修郡,西湖六景,沈公井,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修郡,西湖筑长堤,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之后,苏轼在杭州生活的很惬意,自比唐代白居易。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
不久后,又因为政见不合,遭到排挤,被调往颍州。
1092年调到扬州,1093年调到定州,这一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次掌权,他又被贬到惠州。
苏轼:不就是贬官吗?习惯了,问题不大~
但是因为一路颠簸,舟车劳顿,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因病离世。
苏轼陆续遣散了自己的侍妾与婢女,只有王朝云不愿离开,执意随他南下,三年后红颜知己朝云也病故了。
他写下“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使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亲”。
到惠州后,生活条件艰苦,也挡不住老吃货寻找美食的脚步,他研发了“烤羊脊骨”,分享自己的“独家秘方”,写信跟弟弟子由说:就像是吃的海鲜~
他还发现海南的荔枝特别好吃,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发朋友圈说,事已至此,先吃饭吧,配上精修的烤羊脊骨和荔枝的配图,干饭人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见不得苏轼这么逍遥快活,政敌们想方设法把他贬到更偏远的地方,荒凉之地海南儋州。
年已62岁的苏轼被送到儋州~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蛮荒之地要啥没啥,他写:他年谁作于帝,海南万里真无乡,把那儿当成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到海南后过着“食无肉、居无竹、冬无炭,下无寒泉”的生活,总之啥也没有,每个辗转难眠的夜里,他都无比想念“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直到在海南吃,到了当地的“生蚝”后发现,这简直是人间美味啊,美食博主又又又上线搞吃播了~
还特地跟儿子苏书长发消息说:海南生蚝太好吃了,千万别告诉朝廷里那帮人,怕他们跑来跟我抢~
当然苏轼可不是个只会公款吃喝的百万公务员,在儋州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政绩卓越,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明,指导土着民开荒耕作,开办了学堂,传播文化知识。
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就有人举士,故人们一直把它看作儋州文化的开拓者,对他怀有深深的憧憬。
1100年,宋徽宗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向太后临朝听着决定全部赦免元佑党人,当年被贬的官员统统回京,接着朝廷颁布大赦苏氏夫人朝奉郎。
他才华出众,政绩也非常不错,但在官运方面却远远不及弟弟苏辙。
兄弟俩的感情非常深厚,为了捞他弟弟一路官至宰相,结果还是扶不起被针对的倒霉哥哥。
因为不断被贬官调任,苏轼一生共在14个州县担任过职务,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仕途坎坷的他始终保持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心态,这或许与他是陶渊明的粉丝有关,是的,苏轼是老陶的忠实粉丝,一直向往淡泊名利,波澜不惊的生活。
1101年8月24日,他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世间再无苏东坡,但世间处处都有他的传说。
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他一生闪耀,一生颠沛流离,却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还是谐幽默的段子手。(?ˉ??ˉ??)
官场一直被针对,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
但是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即使条件艰苦,也能苦中作乐,好好吃饭,认真生活,既然上了生活的贼船,那就做一个快乐的海盗,这样潇洒快意的人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羡慕呢。
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