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贵抛出的“合作”诱饵,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刘远洋心中激起了久久不散的涟漪。三成干股,扩大生产,正规销售……这些字眼充满了诱惑,几乎描绘出一条脱离贫困的康庄大道。
但刘远洋的理智告诉他,这很可能是通往悬崖的捷径。刘福贵绝非善与之辈,其贪婪和精明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一旦核心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主动权交出去,自己这个“创始人”恐怕很快就会被架空,甚至被踢出局。更别提公然与族里决裂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然而,拒绝刘福贵,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炭饼的利益已经显现,如同血腥味吸引了鲨鱼,刘福贵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觊觎者。族内的管控,外部的诱惑,仿制者的出现……这些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必须想办法破局!不能总是这样被动防守,疲于应付。
他需要一种更根本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身利益的策略。
几天来,刘远洋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反复推敲着各种可能性。直接与族里谈判?他毫无筹码。彻底放弃炭饼?那等于自断臂膀。将技术公开?更是愚蠢至极。
思路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直到他的目光,再次无意间落在墙角那桶因为近期风波而暂停培育、显得有些萎靡的豆芽上。
豆芽……炭饼……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都是他利用现代常识在这个世界实现的“小发明”。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技术门槛低!极易模仿!
豆芽的秘密能守住,是因为它价值相对较小,且主要在底层以物易物,流通范围有限。而炭饼一旦显示出较大的经济利益,仿制几乎是必然的。刘根生那边能守住核心配方多久?刘栓柱的销售渠道能保密多久?
堵,是堵不住的。
既然堵不住……那能不能换个思路?
一个大胆的、近乎釜底抽薪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脑海——
主动将基础版本的炭饼制作技术,无偿公开给全村!
这个念头如此疯狂,让刘远洋自己都吓了一跳。公开?那他们辛辛苦苦摸索出来的东西,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所有人?他们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冷静下来仔细推演,他却发现,这或许是打破目前僵局的最好方法!
首先,公开基础技术,可以彻底堵住“私藏技术、损害族产”的指责,将他和刘根生从道德劣势中解放出来,赢得大部分普通村民的好感(毕竟大家都能受益)。这是化解宗族内部压力的最佳方式。
其次,公开技术,必然导致炭饼产量大增,价格下降。刘福贵那种想靠垄断技术牟取暴利的路子,就走不通了!他想建作坊?可以,但他将面对无数个家庭小作坊的竞争,利润空间会被极大压缩。这等于断了外部资本凭借实力进行碾压式吞并的可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基础技术普及,炭饼变成一种常见燃料后,他和刘根生掌握的“精品”炭饼技术和配方,其价值反而会更加凸显!因为只有他们的炭饼燃烧效果最好,最稳定。到那时,他们就不再是“私藏者”,而是“技术领先者”。他们可以专注于生产高端产品,服务于镇上那些对品质有要求的客户(比如铁匠铺、高级饭馆),避开低端市场的红海竞争!
这就像前世的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的关系。基础功能免费,吸引用户,建立生态;高级功能和定制服务收费,实现盈利。
想通了这一点,刘远洋只觉得豁然开朗,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他立刻找来刘根生,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刘根生起初也是震惊和不解,但在刘远洋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发展前景后,这个朴实的汉子也慢慢明白了过来。
“远洋,你的意思是……咱们把大家都教会做普通的炭饼,让他们自己去卖,去换东西。然后咱们只做最好的,卖更高的价钱?”刘根生努力理解着。
“对!”刘远洋肯定地点头,“这样一来,没人能再说咱们挖族里墙角,刘福贵那种人也别想独吞好处。而咱们的好东西,因为少,反而更值钱!”
刘根生琢磨了半晌,猛地一拍大腿:“好!远洋,就按你说的办!这法子……绝了!”
计议已定,两人便开始筹划如何“无私”地公开技术。
几天后,刘根生“主动”找到了族长刘永年和族老刘永谦,言辞恳切地表示,近日听闻族中有些关于炭饼的闲话,心中甚是不安。他反思自身,觉得既然此物对大家过冬有益,就不该藏私。他愿意将炭饼的基础制作方法,无偿传授给任何想学的族人,只求能帮衬乡里,平息物议。
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了刘永年和刘永谦的意料。
刘永年看着一脸“诚恳”的刘根生,又瞥了一眼旁边垂手而立、神色“恭顺”的刘远洋,浑浊的眼睛里光芒闪烁,半晌,才缓缓道:“若真如此,倒也是功德一件。准了。”
消息传出,刘家坳顿时轰动!无数村民涌向刘根生的木匠铺,学习这“点木成金”的法子。刘根生来者不拒,耐心教导,将基础配方(效果差一档的)和制作流程倾囊相授。
很快,家家户户几乎都开始利用各种木屑废料制作炭饼,村里的燃料危机得到了极大缓解,甚至有多余的可以拿去附近村落交换物资。刘根生和刘远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之前那些关于他们“私藏”的流言,不攻自破。
而与此同时,刘根生工棚深处,那采用最佳配方、经过更精细工艺制作的“刘氏精品炭饼”,产量被严格控制,通过刘栓柱的秘密渠道,以高出普通炭饼数倍的价格,稳定供应给青石镇上那些识货的老主顾。
刘福贵得知技术被公开后,气得摔碎了一个心爱的茶壶,他垄断牟利的计划彻底泡汤。
釜底抽薪,格局顿开。
刘远洋站在自家院中,看着村子里袅袅升起的、代表着无数家庭新希望的炊烟,嘴角微微勾起。
危机,似乎又一次被他转化为了机遇。
只是不知,这新的平衡,又能维持多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