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不明高速潜艇的惊魂一刻,如同一根尖锐的探针,刺破了帝国海军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总参谋部与海军司令部联合下令,启动代号 “深渊猎手” 的紧急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帝国反潜作战能力,并全力追踪查明该不明水下目标的来历。
一时间,帝国沿海的监听站、声纳浮标阵列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新型的“千里眼”雷达也被要求加强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探测,以防对方使用通气管状态或潜航深度极浅的战术。北海舰队抽调了包括“破浪号”在内的多艘主力舰只,组成数个反潜特混编队,在黄海、东海相关海域展开了拉网式的搜索和演练。
然而,那艘神秘的高速潜艇如同鬼魅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未留下任何踪迹。这种“来了,展示了肌肉,然后悄然离去”的方式,比一次正面冲突更让人感到不安。它像是一道无形的铁幕,提醒着帝国,在浩瀚的海洋深处,隐藏着未知而强大的对手。
“我们必须拥有更快、更安静、潜得更深的潜艇!”萨镇冰在海军内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蛟龙’系列只是起点,不是终点!‘龙王计划’办公室立刻启动下一代攻击核……呃,攻击潜艇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他差点说漏了某个更为超前的概念。
---
就在军方全力应对深海威胁的同时,帝国的生命科学领域,一项可能改写未来的基础研究,正悄然取得突破。
西苑,帝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研究所(新成立)。
在皇帝看似“随意”的提示和资源倾斜下,一个由归国学者和本土培养的年轻生物学家组成的小组,正致力于对一种名为脱氧核糖核酸的细胞核内物质进行深入研究。此时国际科学界对dNA的认识还非常初步,主流观点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但这个小组在皇帝“遗传信息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中,而dNA是染色体主要成分”的模糊指引下,另辟蹊径。他们改进了染色技术,通过大量的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积累了大量关于dNA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形态变化的数据。
虽然没有立刻得出决定性的结论,但他们发现dNA的结构似乎远比想象中复杂,并非简单的重复单元。这些枯燥的数据和看似微不足道的发现,正在一点点地累积,为未来最终揭开双螺旋结构和遗传密码的奥秘,默默地铺垫着基石。谁能想到,在这战云密布的年代,帝国已经有人开始尝试解读生命最基本的蓝图?
---
帝都,国家计算与信息中心(筹备处)。
那两台联网的“算筹一号”计算机,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后,其协同运算能力得到了初步展现。研究人员尝试让它们分别计算一个复杂弹道问题的不同部分,然后通过数据线交换中间结果,最终整合出完整答案。虽然过程繁琐,但其效率相较于单机运算,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个小小的成功,让负责此项目的科学家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他们开始撰写报告,建议开发一种专门的“网络协议”,以便将来连接更多、分布更广的计算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理。一个基于0和1的、无形的“帝国神经网络”,正在实验室的孕育中,初现雏形。
从深海对抗到生命密码,从无形铁幕到神经网络,帝国的力量正以一种超越单纯军事的、更加立体和深刻的方式,渗透到国家运行的每一个毛细血管。这条东方巨龙的强大,不再仅仅体现在坚船利炮之上,更开始根植于对自然规律的更深层次理解和运用。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帝国的探索,已然触及了更多决定文明高度的领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