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点头道:“孝乃人伦之本,备岂敢让将军违背孝道?不如这样,备派一队人马护送将军回东莱接来老母。
乐安郡内,备当为太史老夫人安排妥当住处,让将军无后顾之忧。”
太史慈大为感动,起身向刘备深深一礼:“使君如此周到,慈感激不尽。然...”
他仍有犹豫,“孔北海那边...”
江浩微笑道:“将军不必担忧孔北海处。孔文举乃当世名士,最是通情达理。且我主与孔北海素有交情,必不会因此事生出芥蒂。待安定下来,我主自会修书向孔北海说明情况。”
太史慈终于心动,但仍有最后一丝顾虑:“慈乃一介武夫,恐辜负使君厚望...”
刘备正色道:“将军过谦了。备虽与将军初识,却知将军非池中之物。他日必成大器,助备匡扶汉室,安定天下。”
说罢,刘备忽然起身,向太史慈深深一揖:“备恳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太史慈大惊,急忙扶住刘备:“使君何必行此大礼,折煞慈了!”
他本就有心投奔明主建功立业,只是未遇雄主,今日见到刘备,又得知冒雨疾驰特意追上自己,如此礼贤下士,怎能不感动?
看着刘备诚恳的目光,太史慈下定决心,单膝跪地,抱拳道:
“承蒙使君不弃,慈愿效犬马之劳,自此以后,任凭驱使,绝无二心!”
刘备大喜,连忙扶起太史慈:“得子义相助,如虎添翼也!”
江浩见状,笑道:“今日得子义将军相助,实乃大喜之事。不如就在此地稍作休整,待雨势完全停了再出发。”
既然太史慈的归属已经尘埃落定,那就没必要冒雨了,毕竟这年头感冒也是高风险事件。
刘备点头称是,却又道:“只是乐安那边尚有诸多事务...”
江浩道:“主公不必担忧。我可先修书一封,命人快马送予奉孝,告知子义将军归顺之事,并安排迎接太史老夫人事宜。主公与子义将军可在此歇息一日,明日再启程返回不迟。”
太史慈感激道:“军师考虑周详,慈感激不尽。”
他顿了顿,又道:“此间四千余众,慈本部人马约五百余人,皆是从北海带来的精锐,愿一同归顺主公,其余人,回北海向孔郡守复命。”
刘备大喜:“如此甚好,子义部下,仍归子义统领。”
当下,太史慈命人安排酒食,虽在行军途中,仍尽力备下简单宴席,为刘备接风洗尘。
席间,刘备问起太史慈家中情况,太史慈道:“家母年事已高,慈常年在外,未能尽孝,实为憾事。今蒙主公厚爱,允接家母同住,慈感激不尽。”
刘备叹道:“备亦早年丧父,由家母抚养成人。子孝心,备深有体会。他日接到老夫人,必当以母事之。”
太史慈闻言,更加感动,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江浩在一旁看着,心中欣慰,东吴将领被他顺走一个,可以说,东吴将军当中,太史慈、甘宁、周泰都不赖,其中当属太史慈最牛了。
北海救孔融,单骑突破数万黄巾军重围,神亭酣战孙策,与孙策单挑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平定丹阳、豫章等地山越叛乱。
陈寿评其猿臂善射,言不虚发,裴注赞其信义笃烈,堪称江东第一豪杰型将才。
只是可惜英年早逝,合肥之战中箭身亡,临死前感慨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成千古遗恨。
江浩估摸着,还是孙权这个王八蛋压制太史慈太狠了,导致太史慈急于建功立业,中伏身亡。
次日天晴,一行人启程返回乐安,太史慈命副将先率部众回北海向孔融复命,并接太史老夫人前来乐安,自己则率本部人马随刘备返回乐安。
路上,刘备与太史慈并辔而行,谈及豪侠经历和用兵之道。
太史慈见刘备不仅仁德,而且跟他一样是豪侠出身,更加心悦诚服。
江浩偶尔插话,往往能指出关键,令太史慈惊叹不已:“久闻江军师神机妙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江浩谦道:“子义过奖了。浩不过略通韬略,真正临阵对敌,还需倚仗子义这般猛将。”
太史慈正色道:“军师不必过谦。慈虽粗人,也知谋略的重要性,日后还望军师多多指点。”
三人一路畅谈,相见恨晚,待到乐安地界时,已是默契十足。
早有探马飞驰来报,言说刘备已至城外五里处,郭嘉闻讯,立即召集众人出城相迎。
乐安城外,春风卷起青草,旌旗猎猎作响。
郭嘉身着青色长袍,立于众人之前,目光远眺。
程昱抚须静立,神色肃穆;枣袛与赵云低声交谈,面露期待之色;张飞则来回踱步,不时踮脚张望,黝黑的脸上写满了迫不及待。
“来了!”
城楼哨兵高呼一声。
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渐行渐近。
为首一人骑着白马,面容温润中带着刚毅,正是刘备。
身后跟着六百余护卫,风尘仆仆却步伐整齐。
张飞顿时眼前一亮,大步向前迎去,铁甲铿锵作响。
“大哥,俺想死你了!”
他声如洪钟,震得近处士卒耳膜嗡嗡作响。
刘备下马,被张飞一把抱住,那力道之大令他几乎喘不过气,却只是笑着拍了拍张飞宽厚的后背。
“三弟,轻些,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这般热情。”
张飞这才松手,却仍抓着刘备双臂,上下打量:“大哥瘦了,可是路上辛苦?”
“为匡扶汉室奔波,何谈辛苦。”
刘备微笑,继而面色一肃:
“倒是你,翼德,听说冒险轻敌中了埋伏?之后万万不可如此行险。”
张飞挠头憨笑,黝黑的脸庞竟透出些红晕:
“那不是急着救百姓嘛…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刘备无奈摇头,目光转向张飞身后众人:“哪位是任先生和李力壮士?”
任旐与李力应声上前。
任旐约莫三十年纪,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却整洁非常,行止间自有气度。
李力则年轻些,虎背熊腰,手握铁枪,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之人。
“在下任旐任子旗,见过刘郡守。”
“在下李力,见过刘郡守。”
刘备端详二人片刻,忽然退后一步,整理衣袍,躬身弯腰九十度,郑重道:“感谢两位壮士救我三弟,谢谢!”
这一拜出乎所有人意料。
郡守向平民行此大礼,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江浩脑子里突然响起了一首歌: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这一拜忠肝义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