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虽然干旱少雨,但幸运的是并不缺乏地下水资源。只要不遇上平凉府那种足以导致井水干涸的天灾大旱,并不会影响农田生产。
利用与叶三娘结婚前的二十多天时间,吴用终于让家奴在城外荒郊打出了十多口深井,并且围绕深井平整出足足五十亩田地。当然,只是平整而已,还没正式开垦。
“老爷,这些田地真漂亮,小人还从没见过这么方方正正的田地!”
一边在吴用身后陪笑,奴仆吴三桂眼中一边隐现出兴奋光芒。
虽然眼前田地都还没正式开垦,田间却早就堆好了家奴们收集来准备用于烧田的各种干草、枯柴。只要在落雪前将这些干草烧掉,并让冬雪将草灰埋入田地中,再加上冬天的人畜堆肥,随着第二年春雪融化,大量肥力就会同雪水一起浸入田地里。
即便这些田都是新田,第二年肯定也能有个好收成,再不用像在平凉府一样挨饿了。
点点头,吴用也望着眼前的平整田地笑道:“干得不错,土地越平整,耕种起来也就越容易,管理起来也简单。”
大明官场最重要的就是“统筹”二字,官员可以什么都不懂,但必须懂得怎样才能让自己工作变得更轻松、更简单。为方便计算和管理,吴用让家奴们将所有田地都按“田”字形平整。每个“田”字中央都是一口深井,深井周围则围绕着四亩旱田。
如果是水田,一口井肯定浇灌不了四亩田。
可大明种的都是旱麦,一口井浇灌四亩田,好看又方便管理。
即便这些田将来被卖给别人,也不容易因争水而起纷争。
当然,其他人是做不到吴用这种还未生产就先想着出卖的事情。可这原本就是大明官场的常识,也是统筹学的真谛。
吴三桂原本并不姓吴,李字国栋,号天爵,一生三易其主,而且每一次叛变都为个人的野心和利益,在成为吴用的家奴后随着其他家奴一起改姓的,除了青眼虎李云及几个书房丫鬟、护卫丫鬟,吴用府中的家奴全都是只改了一个姓,名字却未动分毫,这也是吴用为省却更多麻烦的便宜主意。
吴用并不是因为吴三桂能干才将这些田地交给他管理,而是因为吴三桂是吴用在买家奴时首先叫出来的夫妻之一。
有家庭这个负累,吴三桂的心思就不会那么复杂,就不会想太多,这就是吴用的想法。
吴三桂的妻子名叫八面观音张莲儿,虽然肤色有些偏深,但却是个颇为丰腴、容貌娇美的女子。
由于叶三娘不愿跟吴用下田,搀扶吴用的工作就被交到了张莲儿手中。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吴用总感觉张莲儿好像在用她那丰满的胸脯使劲挤压自己胳膊。感觉就像叶三娘搀着自己时一样,但却又有些不同。
毕竟张莲儿才二十出头,叶三娘却已经三十多岁,胸脯弹性有着质量上的明显差距。
八面观音张莲儿的动作同样落入了吴三桂眼中,不过吴三桂并没有说话,脸上甚至还有些微微谄媚。因为吴三桂知道,不管自己还是妻子张莲儿,现在都是吴用的家奴,别说吴用完全有资格享用张莲儿的身体服侍,甚至他还能名正言顺地解除吴三桂与张莲儿的夫妻关系。
为保住张莲儿,为保住这份田庄管事工作,吴三桂知道自己必须无视张莲儿对吴用的勾引。
反正吴用年纪也大了,不仅不可能满足张莲儿,在获得足够利益后,张莲儿也不可能因此离开自己,或真的被吴用看上了收房。
“洪大人还没来吗?”不知吴三桂在想什么,虽然胳膊上传来的挤压感很美妙,但由于吴三桂一直不知道开口,吴用也只得再次发问道。
这也是吴用最不满意吴三桂,也不满意这批家奴的原因。
这些家奴中居然没有一个嘴皮子利索的,怪不得只能卖身为奴,做些低贱的工作。
如果吴用只是个大明官员,或许不会对此不满。可吴用毕竟是个梁山泊官员来到大明,更喜欢那些能言善辩、懂得巴结人的下属。这不是说吴用喜欢被人巴结,而是梁山泊官员都喜欢被人巴结、被人奉承,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大明女子所穿的绯衣有些类似唐朝的仕女装,不仅腰线一直扎到胸口下缘,用来遮掩胸部的前襟更是小巧得只能遮掩半个胸脯。
为了展现自己的青春美好,为了争取到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除了某些自重身份,已不必再去追求改变什么的贵妇人会在长袍外加件遮掩胸口的短幅坎肩外,大部分大明女子都格外垂青这种能够充分展露胸脯、展现自我的翩翩衣着。
为了表示心中不满,吴用低头狠狠望了一眼张莲儿用力挤在自己胳膊上的柔软。
吴三桂的位置却看不到这点,往下关村方向望了望,吴三桂脸上很快一喜道:“老爷,他们来了。”
“哦!来了就好。”
回头看到两顶小轿正从下关村方向赶来,吴用一脸随意点点头,脚步却一动未动,只是用双眼示意张莲儿放开自己胳膊。
吴用可以不介意在郑关西面前故意表露出学究吴用的身体孱弱,但却不可能在龙虎山洪信面前做这种大意举动。
如果是吴用刚来到江州县时,吴用或许还会像在大明官场一样屁颠、屁颠迎上龙虎山洪信的轿子,可在知道龙虎山洪信也是个老奸巨猾之辈后,吴用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小心点,沿用一下大明江湖习惯。
不过看到居然有两顶小轿一起赶过来,吴用还是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坐在另一顶小轿中的又是什么人。
小轿一路颠簸到田头,直到轿子停下,轿帘打起,龙虎山洪信才一脸兴奋从轿内走出道:“吴贤侄,今天你又有什么麻烦事要劳烦老夫?”
贤侄?
听到龙虎山洪信的异样称呼,吴用心中突了一下。望了望伸手给龙虎山洪信打开轿帘的青眼虎李云,吴用正好看到另一顶小轿中下来的一名朝廷官员。官员虽然在下轿时低着头,身上穿的却是正正当当的五品知州官服。
五品官居然也乘这种没品的青衣小轿?而且还是在龙虎山洪信身后下轿?
凭着在大明官场磨练出的敏锐嗅觉,吴用知道情况肯定发生了变化。
不等后面官员直起身来,吴用立即对龙虎山洪信高拱双手道:“洪大人,您这又是要高升了吗?”
听到吴用恭贺声,龙虎山洪信眼中闪过一抹诧异,实在不知道吴用是怎么看出来的。但龙虎山洪信也没假意推脱,一脸乐呵呵道:“算不上高升,只是回京做个闲散的正议大夫。”
正议大夫的确是个文散官,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正四品京官,距离龙虎山洪信原本的正三品殿前都太尉也就一步之遥。
想不到龙虎山洪信真的咸鱼翻身了,而且一回去就是做正议大夫,怪不得前来通报消息的五品官也得落在龙虎山洪信轿后,吴用连忙一脸恭维道:“洪大人客气了,别说洪大人回去就是京官,日后肯定还会继续高升,看来本官这事还真得拜托洪大人。”
“哦?吴兄有什么事要拜托洪大人?可以说来小弟听听吗?”龙虎山洪信还没回话,身后的五品官就抢先发问道。
听这声音有些熟悉,吴用抬眼望去,这才认出身着五品知州官服的不是别人,正是吴用上次拜访龙虎山洪信时曾有一面之缘的汪伦。
没想到汪伦并不是流犯,而是个五品知州,吴用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没在流犯名册上见到汪伦的名字了。听到汪伦仍在称呼自己吴兄,吴用立即摆出一副受宠若惊样子道:“原来李兄竟是知州大人,下官上次多有失礼,还望知州大人莫要见怪。”
“无妨,无妨,听说吴兄打算自行耕地?难道就是这些吗?”
汪伦不仅没对吴用客气,同样也没对龙虎山洪信客气,随意朝吴用挥了挥手,摆步就走下了田地中。由于田地还没正式开垦,经过清理的田地却比一般道路更干净些,也更加结实。随着汪伦走上去,只有淡淡脚印浮在土面上。
看到汪伦不经意间摆出的做派,吴用更惊讶了。
不是因为汪伦不将吴用放在眼中,而是因为汪伦居然也不将即将高升的龙虎山洪信放在眼中。
‘难道汪伦在京城还有什么深厚背景不成?可他为什么仍要称呼自己吴兄?真的单单只是客气吗?’吴用心中猜想道。
什么人才能对龙虎山洪信不在乎?
官员的品阶有升有降,不说汪伦只是个五品官,即便汪伦家中有人官居一品,他也不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看轻龙虎山洪信的态度。要想拥有汪伦这样的气派,那必须汪伦本人,至少汪伦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是皇亲国戚才行,这就如同大明官场的红色背景一样。
想不到汪伦还有皇亲国戚背景,只是不知道这水有多深。
装做一无所知,吴用在心中仔细计较一下,并没觉得自己在汪伦面前有什么失礼、做错的地方,连忙跟上了汪伦和龙虎山洪信的脚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