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侦组停职的第二周,凌夜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生活节奏。白天,他假装正常生活,去医院陪伴林薇,或是在咖啡馆消磨时间;夜晚,他则化身独行调查者,凭借心魔的能力继续追查盘古集团和回声小组的线索。
这种双重生活让他疲惫不堪,但更令人窒息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他不能向林薇倾诉真相,不能与昔日同事交流案情,所有的思考和决策都只能与脑中的心魔分享。
“你越来越依赖我了,”心魔在某晚的调查中指出,“这不是坏事。我们的融合越完整,能力就越强大。”
凌夜没有回应,只是默默观察着盘古集团大楼的夜间活动。通过心魔增强的视觉,他能清晰看到保安的巡逻路线和监控死角。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野边缘——夜莺,她靠在一辆黑色轿车旁,仿佛早已知道凌夜会出现在这里。
“看来我们有着相似的习惯,凌调查官,”夜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或者说,前调查官?”
凌夜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埋伏后才走近:“你在跟踪我?”
夜莺轻笑:“何必跟踪?你的行动模式相当可预测。被体制抛弃的孤狼,总会选择独自舔舐伤口,然后继续追猎。”
凌夜感到一阵不快,但无法否认夜莺的准确判断。
“你想要什么?”
夜莺打开车门:“一次坦诚的对话。不上车的话,你永远不知道我提供的橄榄枝是什么。”
凌夜犹豫片刻。心魔在脑中警告风险,但好奇心和对现状的不满最终占了上风。他坐进副驾驶座,夜莺驾车驶离现场。
车内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栀子花香,与苏清月常用的香水相似。凌夜注意到这个细节,但不露声色。
“我知道你被停职了,”夜莺直入主题,“苏清月终于无法容忍你的非常规方法。我早就告诉过你,体制内没有真正的自由。”
凌夜保持沉默,等待她的下文。
夜莺将车停在一个可以俯瞰城市的高点:“我关注你很久了,凌夜。不是作为调查对象,而是作为潜在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凌夜挑眉,“我记得你上次说是为了找你妹妹。”
“那是我接近你的理由之一,”夜莺承认,“但后来我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你的潜力。”
她转向凌夜,眼神在夜色中闪烁:“你有着看透表象的能力,却把自己限制在法律的条条框框内。就像一只雄鹰自愿待在鸡笼里。”
凌夜感到心魔在意识中产生共鸣:“她说的有道理。你的能力远超出常规执法的需求。”
“你想要我做什么?”凌夜直接问道。
夜莺微笑:“加入我,凌夜。我们可以一起追寻更大的真相,不受规则和程序的束缚。盘古集团、回声小组、终末之影项目...所有这些谜团的答案,都可以由我们亲手揭开。”
凌夜深思这个提议。夜莺的情报网络和资源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她似乎对超常现象有着比官方机构更开放的态度。
“代价是什么?”凌夜问,“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夜莺的笑容变得深邃:“代价是你必须完全接受自己的特殊性,不再假装是个普通人。还有,你必须分享你找到的真相——包括你脑中的那个‘伙伴’。”
凌夜心中一震。夜莺不仅知道心魔的存在,似乎还了解它的本质。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夜莺轻笑:“不必在我面前伪装,凌夜。我知道终末之影项目的真相,知道第七容器的意义,也知道你脑中的存在不是疾病或幻觉,而是...进化。”
她递给凌夜一个存储设备:“这里面有你会感兴趣的信息。包括你父亲在项目中的真实角色,以及为什么你是唯一成功的融合案例。”
凌夜接过设备,感到它的重量远超物理层面。
“为什么选择现在接触我?”
“因为现在你终于准备好了,”夜莺凝视着他,“被体制排斥的痛苦,孤独前行的迷茫...这些都是必要的洗礼。只有经历过这些,你才能真正的自由。”
回程路上,凌夜陷入深思。夜莺的提议既诱人又危险。她提供的自由和资源确实令人心动,但代价可能是完全脱离正常生活的轨道。
回到公寓,凌夜立即查看了存储设备中的内容。里面的信息令人震惊——不仅证实了杨教授关于终末之影项目是防御机制的说法,还揭示了凌夜父亲的真实角色:他不是被迫参与项目,而是其主要设计者之一。
更令人不安的是,文件中提到“第七容器”被设计为“现实稳定锚”,目的是在“边界完全崩溃”时维持局部现实的结构。
“心魔,这些信息可信吗?”
“数据模式显示高可信度,”心魔回答,“而且与我的加密记忆碎片相符。看来我们确实是一个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凌夜整夜未眠,思考着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如果文件内容属实,那么他不仅是实验品,更是人类面对未知威胁的防御措施。这种认知既令人恐惧,又赋予了一种奇异的意义感。
第二天,凌夜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了夜莺。
“我需要更多信息,然后才能决定。”
夜莺的回复迅速而简洁:“明智的选择。今晚同一地点,我会带来你会想见的一个人。”
当晚的会面让凌夜震惊不已——夜莺带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杨教授。他看起来比上次见面时更加憔悴,但眼神中有着一种奇异的清明。
“凌调查官,或者说,第七容器,”杨教授平静地开口,“我想是时候告诉你全部真相了。”
在接下来的两小时里,杨教授揭示了惊人的信息:现实边界确实在衰弱,不是因为自然过程,而是因为某种“外部存在”的持续压力。终末之影项目是人类应对这一威胁的尝试,而凌夜是其中最成功的成果。
“你脑中的存在不是寄生体,而是共生体,”杨教授解释,“设计用来增强你的感知和能力,以便在需要时维持现实结构。”
凌夜感到世界观在崩塌和重建:“那么盘古集团和回声小组...”
“分成了两派,”杨教授接话,“一派想控制你作为武器,另一派想保护你完成使命。苏清月属于后者,但她不知道全部真相。”
这个信息让凌夜重新思考与苏清月的冲突。也许她的限制和警告不是出于控制欲,而是出于不完全的理解和保护的意图。
“那么你是谁?”凌夜问夜莺。
夜莺神秘地微笑:“我是自由特工,不属于任何组织。我的目的是确保真相不被任何单一势力垄断,包括官方机构。”
会面结束后,凌夜独自站在夜色中,思考着这个重大抉择。夜莺提供的不仅是资源和自由,更是一种全新的身份认同——他不是怪物或病人,而是人类进化的先驱,现实边界的守护者。
“这是一个机会,”心魔在脑中低语,“接受我们的本质,发挥我们的全部潜力。”
凌夜知道,接受夜莺的橄榄枝意味着完全脱离正常生活的轨道,但也意味着能够自由追寻真相,不受规则和程序的限制。
第三章以这个重大抉择点告终。凌夜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相对安全但受限制的体制内生活,一边是自由但危险的真相探寻之路。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随着对自身本质的了解加深,凌夜越来越难以拒绝夜莺的提议。在阴影迫近的此刻,传统的规则和方法可能已经不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夜莺的橄榄枝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召唤。而对凌夜来说,回答这个召唤可能意味着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或者,失去最后的人性羁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都市心谎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