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事的焦头烂额,让宋阳深刻意识到,同盟的治理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前依靠《约法》和制度,解决了权力、利益、安全等核心问题,但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聚集在一起,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整合,成了比军事防御、经济发展更棘手的难题。法律能规范行为,却无法消除偏见;惩罚能平息冲突,却不能化解心结。
宋阳在议事会上,将近期的纠纷案例一一列出,沉声道:“用水械斗、葬礼冲突、地域辱骂,这些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文化差异引发的思想隔阂。如果我们只靠《约法》判罚,就算罚得再公正,也只能暂时压制矛盾,无法让大家真正融合。同盟要长治久安,不仅要有统一的制度,更要有统一的文化认同,让所有庄民都觉得自己是‘同盟人’,而不是‘山东人’‘河南人’‘南方人’。”
王二柱皱眉道:“可习俗这东西,从小养成的,哪那么容易改?总不能强迫大家都按一个规矩来吧?”
“强迫肯定不行,只会适得其反。”宋阳摇头,“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建立一套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核心文化理念,再通过引导,让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周文补充道:“宋总指挥说得对。我们可以先梳理各地区习俗的共同点,比如都重视孝道、都讲究诚信、都崇尚勤劳,把这些作为同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学堂、公告、集会等方式,反复宣传,让大家明白,不管来自哪里,我们的根本追求是一样的,安居乐业、团结互助。”
经过议事会的反复讨论,宋阳制定了“文化整合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寻同存异,确立核心”。组织各庄的老者、代表,召开“习俗交流会”,让大家分享家乡的习俗,梳理出各地区都认同的理念,“孝亲敬老、诚信友善、勤劳自强、团结互助”,将这十六字作为同盟的核心价值观,张贴在各庄的显眼处,写入蒙学和高等学堂的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熏陶。
第二步,“规范引导,尊重差异”。针对容易引发冲突的领域(如灌溉用水、婚丧嫁娶),制定统一的基本原则,同时尊重各地的合理习俗。比如灌溉用水,明确“按田地面积分配,轮流使用”的原则,避免“先来后到”的争执;婚丧嫁娶,规定“简化仪式、文明操办”,允许保留各地的特色环节,但禁止铺张浪费和互相指责。
第三步,“促进融合,消除隔阂”。组织跨地域的集体活动,比如每月举办一次“同盟同乐会”,让不同地区的庄民展示家乡的美食、手艺、歌舞;鼓励跨地域通婚,对跨地域结婚的家庭,给予粮票和土地的奖励;在学堂里,混合编排班级,让不同地域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从小培养友谊。
计划启动后,同盟境内的氛围逐渐发生变化。“习俗交流会”上,山东的王老汉尝到了江南的米酒,江南的张木匠学会了烙煎饼,大家在品尝美食、分享习俗的过程中,渐渐放下了偏见;“同盟同乐会”上,河南的豫剧、山东的快书、江南的评弹轮番上演,庄民们围坐在一起,鼓掌喝彩,地域的界限悄然模糊;学堂里,不同口音的孩子一起诵读核心价值观,一起做游戏,互相学习对方的方言,隔阂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消融。
基层管事们发现,纠纷越来越少了,就算出现小摩擦,大家也能主动引用核心价值观互相劝解,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争吵、械斗。李崇德感慨道:“还是宋总指挥有远见,抓住了根本!现在大家都以‘同盟人’自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再也没有以前的地域敌视了。”
宋阳站在蒙学学堂外,听着孩子们齐声诵读“团结互助”,看着操场上不同地域的孩子一起玩耍,心里踏实了许多。他知道,文化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下去,同盟的凝聚力必将越来越强。而这份文化层面的团结,将成为对抗即将到来的清军剿杀的最坚实力量,让所有庄民真正拧成一股绳,守护共同的家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玉佩求生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