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保存的瞬间,林砚的目光落在桌角的相框上。照片里,张远举着省赛冠军奖杯,笑得一脸灿烂,身后的林砚正拍着他的肩膀。那时的张远眼里只有纯粹的光芒,没有合同到期的焦虑,没有家庭重担的压迫。林砚拿起相框轻轻擦拭,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他打开浏览器,搜索 “短跑运动员合同年心理调节案例”,翻看着一篇篇文献,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
第二天清晨,张远按照方案进行恢复性训练。当他走进游泳馆时,意外地发现林砚正站在泳池边,手里拿着计时器。“林导,您怎么来了?” 张远有些惊讶,下意识地摸了摸右侧大腿 —— 经过昨晚的筋膜放松,酸痛感已经减轻了不少。
“陪你练会儿。” 林砚笑了笑,把计时器递给张远,“按方案来,自由泳低频率划水,不用急。” 泳池里的水泛着粼粼波光,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水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金。张远跳进泳池,按照要求慢慢划水,耳边传来林砚的声音:“你知道吗?老队长李哲 24 岁那年也遇到过合同年,当时他跟你一样急着出成绩,结果练伤了膝盖,休养了半年才复出。”
张远的动作顿了顿,侧头看向池边的林砚。
“复出后的第一场比赛,李哲只拿了第五名,但他没有急,按照恢复方案一步步来,半年后就拿了全国冠军。” 林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穿透力,“合同是一时的,但你的腿,是一辈子的。”
张远没有说话,却加快了划水的频率,水花溅起的声音里,似乎藏着情绪的释放。训练结束后,他坐在池边擦身体,林砚递给他一瓶电解质水:“下周你的生日,队里准备给你过。” 张远愣住了,他自己都快忘了生日的事。“到时候给你订个篮球形状的蛋糕,知道你喜欢。” 林砚补充道,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看着林砚转身离开的背影,张远握着水瓶的手微微收紧。他忽然想起昨晚林砚悄悄放进他宿舍的热敷包,想起方案里 “三文鱼清蒸” 的备注(他从小就不爱吃油炸的),想起刚刚林砚没有提及半句 “合同”“成绩”,却句句都戳中了他的心事。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张远低头喝了口电解质水,甜味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焦虑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当天下午,主教练按照林砚的建议找张远谈了话。没有压迫感的环境,没有敏感的词汇,只有对过往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当听到 “你的价值不止于这一场比赛” 时,张远终于卸下了心理包袱,主动说起了家里的情况,说起了对续约的担忧。主教练拍着他的肩膀说:“球队看中的是你的潜力,不是一时的成绩,好好恢复,剩下的交给我们。”
傍晚时分,林砚收到了张远发来的消息:“林导,谢谢您。我会好好配合方案的。” 后面还加了个笑脸表情。林砚看着屏幕,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他打开紧急调整方案的文档,在 “心理干预” 板块补充了一句:“首次沟通效果良好,球员情绪明显放松,后续每日训练后进行 10 分钟非正式交流(如聊家乡、兴趣爱好),持续疏导压力”。
夜色再次降临,训练场上的月光依旧温柔。林砚站在跑道上,看着张远在进行动态拉伸,动作标准而舒展。远处的营养师正在准备晚餐,三文鱼的香气隐约飘来;队医拿着针灸包走来,笑着和张远打招呼。这画面和谐而温暖,让林砚更加坚信,这份包含着身体恢复与心理疏导的方案,一定能让张远重新站上起跑线。
手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轻得像羽毛,林砚盯着屏幕上 “订单已确认” 的字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机身边缘。篮球形状的蛋糕插图旁,“多加一层芒果酱” 的备注格外醒目 —— 他至今记得张远去年生日时,盯着队友蛋糕上的芒果酱咽口水的模样,当时还嘴硬说 “我不爱吃甜的”。嘴角的笑意尚未褪去,他便起身走向办公桌,准备将那份凝聚了心血的紧急调整方案归档。
鼠标拖动文档图标时,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淡蓝色提示框,像一枚猝不及防的信号弹:“张远智能手环数据更新 - 静息心率 78 次 \/ 分钟”。林砚的动作猛地顿住,瞳孔微微收缩,几乎是下意识地凑近屏幕。这个数字像根冰针,瞬间刺破了刚才订蛋糕时的温情,让他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飞快地点开智能监测后台,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张远的名字。数据曲线在屏幕上展开,上周的静息心率稳定在 65 次 \/ 分钟左右,波动不超过 3 次,可从三天前开始,数值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般攀升:第一天 68 次,第二天 72 次,今晚直接冲到了 78 次。林砚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 对于短跑运动员而言,静息心率每升高 10 次,就代表身体疲劳度增加 30%,78 次的数值,已经远超 “轻度疲劳” 的预警线。
“果然是过度疲劳引发的连锁反应。” 林砚低声自语,脑海里瞬间闪过张远近一周的训练片段:周一加练时脸色苍白却咬牙坚持,周三拉伸时不自觉地揉着大腿后侧,周五体能测试后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连话都说不完整。当时他只当是高强度训练后的正常反应,现在结合心率数据与之前 680U\/L 的肌酸激酶数值,所有的细节都串联成了清晰的警示信号:张远的身体,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按下快捷键截图,将心率曲线与具体数值保存到桌面。鼠标指针在联系人列表里飞速滑动,很快停在 “队医李姐” 的头像上。对话框弹出的瞬间,林砚的指尖已经开始敲击消息,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紧迫:“张远静息心率 78 次 \/ 分钟,较上周升高 13 次,过度疲劳症状明显。需立即进行身体机能评估,重点检查腘绳肌与股四头肌状态,排除隐性损伤。”
发送按钮按下的刹那,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李姐拿着记录本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刚从宿舍区回来的疲惫:“刚给张远做了睡前体温检测,36.8c,还算正常 ——” 话没说完,就看到林砚递过来的手机屏幕,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78 次?” 李姐的声音拔高了些许,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听诊器,“不行,必须现在去检查,心率波动太大,说不定有肌肉微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 她的手指飞快地翻着记录本,“下午做筋膜放松时,他说腘绳肌有点发紧,我当时以为是普通劳损,现在看来……”
“是我疏忽了。” 林砚打断她的话,语气里带着自责,“之前只盯着肌酸激酶,没重点关注心率变化。” 他抓起椅背上的外套,“走,去宿舍找他,不能等明天了。”
夜色中的宿舍区格外安静,只有路灯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两人快步走到 302 宿舍门口,林砚抬手敲门时,指尖都在微微颤抖。几秒钟后,门内传来张远带着睡意的声音:“谁啊?”
“是我,林导,还有李医生。” 林砚的声音放轻了些,“有点事需要给你做个检查,方便开门吗?”
门很快被拉开,张远穿着单薄的睡衣,头发有些凌乱,眼里还带着惺忪的睡意。看到两人严肃的表情,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是不是我的肌酸激酶又升高了?”
“先别担心,测个心率看看。” 李姐说着已经拿出听诊器,冰凉的金属头刚贴上张远的胸口,他就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房间里安静得能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林砚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李姐的表情,手心已经沁出了汗。
“76 次。” 李姐收起听诊器,眉头拧成了疙瘩,“比手环数据略低,但还是偏高。来,躺下,我给你做肌肉触诊。”
张远乖乖地躺在床上,李姐的手指顺着他的大腿后侧往下按压。当触碰到腘绳肌中段时,张远突然 “嘶” 了一声,身体下意识地绷紧。“这里疼?” 李姐加重了些许力度,看到张远点头,脸色愈发凝重,“有轻微粘连,可能是过度训练导致的隐性拉伤,炎症反应已经影响到心率了。”
林砚的心沉了下去,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着张远苍白的侧脸:“为什么不告诉我肌肉疼?”
张远的眼神有些躲闪,手指绞着床单:“我以为过两天就好了,不想耽误训练…… 下周的锦标赛,还有续约的事……”
“身体垮了,怎么参加比赛?怎么谈续约?” 林砚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话出口的瞬间又软了下来,“张远,我知道你急,但你得明白,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身体养好。你看你的心率,再这么下去,别说冲刺,可能连正常训练都坚持不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赔率之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