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折成小方块,夹进了笔记本最前面那页。陈宇默盯着它看了两秒,像是在确认什么重要的东西还在原位。他合上本子,顺手拍了拍封面,嘴里嘀咕了一句:“别飘啊陈宇默,你现在连打印机都还是借的。”
电脑屏幕亮着,邮箱右上角的数字已经涨到了七十三。
他点开第一条,是某洗发水品牌发来的合作邀约,附带一份报价单,金额后面跟着好几个零。第二条来自一个新锐潮牌,说想请他做“青年态度代言人”。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全是类似的。
手机也快炸了,微信、短信、电话留言轮番轰炸,有经纪公司问要不要签独家合作的,有制作人说有个综艺想找他当观察员的,还有一个自称是他高中同学的人,问他能不能推荐自己表妹去试镜。
“我这还没开门营业呢,怎么感觉比考试周还忙?”他揉了揉太阳穴,把手机倒扣在桌上,“再这么下去,我得先给自己招个助理挡事儿。”
他坐直身子,重新打开电脑,新建了三个文件夹。
“待审”、“可接”、“长期储备”。
“宁缺毋滥。”他一边拖动邮件一边念叨,“我不差这一锤子买卖。要是接了个乱七八糟的品牌,以后谁还敢认真对待‘让机会发生’这六个字?”
刚分完一半,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何晴发来的消息:“听说你今天回学校?”
他回:“嗯,去图书馆还几本书,顺便看看有没有愿意兼职的学生。”
“别光想着省钱。”她回了个笑脸,“靠谱的人比便宜的人重要。”
“我知道。”他打字,“但我现在连工资标准都不敢定,怕吓跑人家。”
“那你先按市场价八折试试?”
“八折?你这是让我当慈善家?”
“不然呢?你以为工作室刚起步就能开出大厂待遇?”
他笑着收起手机,关掉电脑,拎起桌上的帆布袋就往外走。
外面阳光正好,风也不大。他骑上那辆二手电动车,一路顺着主干道往城西方向去。路上车多,他慢悠悠地跟在公交车后面,耳机里放着本地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正调侃某个明星的穿搭翻车事件。
“等我哪天红到被吐槽穿衣风格,也算成功了一半。”他自言自语。
到了校门口,他把车停在老位置——靠近东门那个掉了漆的停车架。四年了,这地方一点没变,连地上那道裂纹都还在。
他低着头往里走,尽量贴着树荫。校园里人不少,三三两两的学生抱着书或端着奶茶走过。他下意识放轻脚步,生怕被人认出来。
“现在我可是社会人士了,低调点好。”他心想。
可越是想躲,越躲不掉。
经过文学院楼前的小广场时,他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声音安静了几秒。几个女生站在花坛边聊天,忽然齐刷刷扭头看向他。其中一个低头猛戳手机,另一个直接举起相机拍了一张。
“哎不是吧……”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加快步子,“我这就一普通归还图书群众,至于吗?”
他拐进一条偏僻的小路,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枝叶交错,遮住了大半阳光。这条路通往图书馆后门,平时没什么人走,是他当年逃课最爱用的捷径。
“安全了。”他松了口气,从帆布袋里掏出一瓶水,拧开喝了一口。
结果刚咽下去,前方树影一动,有人从长椅上站起身,转过身来。
“陈宇默?”
他差点呛住。
那人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低马尾,眉眼清亮,嘴角带着笑意。
是夏初冉。
“真的是你!”她往前走了两步,“我还以为看错了。”
“呃……你好。”他手一抖,水瓶差点掉地上,连忙夹进胳膊底下,另一只手胡乱挥了挥,“好久不见。”
“你这反应,像看见鬼一样。”她笑出声,“不至于吧?我又不吃人。”
“不是……我是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他有点结巴,“刚才还在想,这条路这么偏,总不会有人认识我吧。”
“你太高估自己的隐蔽性了。”她走近几步,瞥见他手里那叠资料,“还书?”
“嗯,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拖了三个月,再不还图书馆要拉黑我了。”
“你还记得自己被拉黑过一次?”她挑眉,“大二那年,因为你借了五本《表演心理学》全没还,管理员阿姨专门打电话到导员办公室。”
“那是我为组里的兄弟们集体借的!”他立刻辩解,“他们都说那本书能治怯场。”
“结果呢?”
“结果他们看完更慌了,说原来自己问题这么多。”
两人同时笑起来。
气氛一下子松了下来。
她弯腰看了看他脚边的帆布袋:“所以你现在真是自己开工作室了?朋友圈那张照片我看到了,牌子是你自己刷的吧?漆都没涂匀。”
“你怎么知道?”
“我认得你写字的笔锋。”她歪头一笑,“而且边上那滴油漆,像你当年画素描时甩到纸上的铅灰。”
他愣了下,随即挠头:“你还记得这些?”
“当然。”她说,“你那时候总说自己手笨,可每次交作业,你的构图反而最稳。”
他一时不知道接什么,只好低头整理袋子。
“其实我一直挺佩服你的。”她忽然说,“别人出了名都想往大城市扎,你倒好,注册地选在北郊影视基地旁边,听起来就很接地气。”
“那地方便宜。”他实话实说,“而且离剧组近,方便跑活。”
“但你取的名字不便宜。”她看着他,“‘让机会发生’——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事。”
他怔了怔。
“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他低声说。
“因为别人都只看到你在节目里说了多少金句,而我记得你当时是怎么一遍遍改稿子的。”她顿了顿,“那天晚上,我在排练厅外听见你一个人对着镜子练了两个小时。”
他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所以你现在真的开始让人‘发生机会’了?”她问。
“刚开始。”他坦白,“我现在连固定员工都没有,全靠朋友介绍和临时帮忙。”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接点小项目练手,比如演员招募、试镜组织。”他说,“然后慢慢攒口碑,再做自己的内容。”
“听起来挺踏实。”
“我不想搞虚的。”他耸肩,“万一哪天翻车,至少还能回头说一句:我当初是认真干过。”
她点点头,忽然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过来:“这是我实习的传媒公司,做青年文化类短视频的。如果我们那边有合适的岗位空缺,你可以留意一下。”
他接过一看,笑了:“你还真随身带名片?”
“实习生标配。”她眨眨眼,“不然怎么显得专业?”
“行,那我收下了。”他小心地塞进笔记本里,正好压在那张纸条上面。
“对了。”她转身从长椅上拿起自己的背包,“你那个工作室,以后真有机会,我也想试试。”
“你?”他一愣,“你不是学编导的吗?”
“所以我可以当统筹,或者参与策划。”她笑眯眯地看着他,“反正你说过,机会要主动争取。我现在就是在争取。”
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站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说着,像是早就想好了每一句话。
“你不会拒绝校友申请吧?”
“怎么可能。”他终于找回声音,“只要你愿意来,我连面试都省了,直接上岗。”
“那说定了。”她背起包,朝他挥挥手,“我先去上课了,回头联系。”
他站在原地,看着她走远的背影,直到她拐过拐角消失不见。
手里的帆布袋忽然沉了几分。
他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又亮了。
一条新消息弹出来。
“陈老师您好,我是xx广告公司项目负责人,看到您工作室成立的消息,想聊聊品牌合作的可能性……”
他没急着回。
而是抬头看了看天。
树叶摇晃,光影流动,像一场无声的鼓掌。
他深吸一口气,把手机放回口袋,迈步朝图书馆走去。
走到半路,迎面走来两个男生,一边走一边说话。
“刚才那是不是陈宇默?”
“肯定是!我刚拍了张照,发朋友圈了!”
“他回来干嘛?”
“不知道,但看他那样,估计是回来招人的。”
陈宇默假装没听见,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过。
可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其中一人猛地停下,转身盯着他。
“真是你!”那人声音拔高,“我能跟你合个影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