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香气再次浮动在省实验中学的林荫道旁时,黑板上方的倒计时牌已然翻到了个位数。空气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弥漫着一种极致的安静与张力,连最聒噪的蝉鸣似乎也识趣地压低了声响。
高考,这座横亘于青春终点的雄关,已近在咫尺。
最后两周的复习,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终极锤炼。课程早已全部结束,每一天的时间都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安排。教室里座无虚席,却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极力压抑的、翻动书页的哗啦声。
每个人的课桌都如同一个小小的堡垒,堆满了反复摩挲得卷边的教材、五颜六色的笔记、以及摞起来能遮住半张脸的真题卷和模拟卷。风油精的味道混合着书本的油墨气息,成了这段冲刺岁月最鲜明的注脚。
姜羡坐在窗边,目光沉静地掠过一道复杂的电磁感应综合题。她的保送资格已然落定,无需参与这场千军万马的搏杀,但她依旧保持着和所有人一致的节奏。
她兑现了对班主任和陈薇的承诺,留下来,与大家并肩直至最后。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根稳定的锚,让周围焦灼的氛围里,总能寻到一丝令人心安的沉静。
她依旧晨跑,依旧在课间和陈薇讨论那些思路清奇的难题,依旧在晚自习后回到宿舍后,雷打不动地进入学习空间。
只是空间里的重心,已从自身的突破,悄然转移。她花了大量时间,在殊和荧的辅助下,将高中三年所有的知识点,尤其是易错点和难点,梳理成一张极其清晰、便于检索的“终极脑图”。
然后,她开始有针对性地帮助周围的同学。
“羡姐,这道有机合成的推断题,我总觉得漏了点什么......”前桌的男生转过身,眉头紧锁地指着卷子。
姜羡接过,目光快速扫过题干和他的步骤,指尖在某处轻轻一点:“这里,忽略了酸性条件下这个基团的水解可能性。试试从这个突破口逆推。”
男生恍然大悟,连连道谢。
课间,几个女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古诗文鉴赏的答题技巧。
姜羡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让荧模拟出几种常见的出题角度和情感陷阱,引导她们自己总结归纳:“不要死记硬背模板,关键是抓住诗人最核心的情感和意象之间的关联。”
她甚至利用编程课学到的东西,写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小程序,能随机生成不同难度的数学小题,供赵锐他们几个“刷题狂魔”在休息间隙快速练手保持手感。
【检测到宿主主动运用自身优势协助同伴,领导力与共情能力微弱提升,知识掌握度在输出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系统的提示音带着赞许的意味。
陈薇依旧是那个最冷静自持的学霸,但偶尔,在姜羡被多人围住时,她会不动声色地接过一两个物理问题,言简意赅地讲解清楚,分担压力。两人目光交汇时,有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李艺在训练的空隙,发来的语音消息都带着嘶哑和疲惫,却依旧元气满满:「羡羡!薇姐!最后冲刺!我在操场这边跟你们隔空一起跑!等考完了,我们必须去狠狠吃三天三夜!」后面跟着一个“饿虎扑食”的表情包。
高考前三天,学校照例举行了简短的动员大会。校长的话语朴实而有力,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是叮嘱大家检查证件、调整作息、平常心应对。
会后,各班回到教室,发放准考证。班主任一个个名字念过去,将那张薄薄的、却承载着无数重量的卡片递到每个人手中。
“记住,这只是你们人生无数场考试中的一场。”李老师的目光扫过全班,声音温和却坚定,“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就够了。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
拿到准考证的同学,有的小心翼翼地将它夹进透明的文件袋最里层,有的反复核对上面的信息,有的则只是默默看着,眼神复杂。
姜羡也拿到了自己的准考证。虽然她已用不上,但指尖触摸到那纸张的质感时,心头依然涌起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她仔细地将它收好,这是她高中三年奋斗历程的一份见证。
最后一天在学校上课的日子,在一种异常平静的氛围中结束。放学铃声响起,没有人立刻冲出去。大家默默地收拾着书包,将最后要带走的资料装好,将陪伴了自己三年的课桌擦拭干净。
黑板上,不知是谁用彩色的粉笔写下了“前程似锦”四个大字,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可爱的笑脸。
姜羡和陈薇最后离开教室。锁门前,她们回头望了一眼。
空荡的教室,整齐的桌椅,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一切都染成温暖的橘黄色。这里,留下了他们无数个奋斗的日夜,留下了汗水、争论、欢笑和偶尔的迷茫。
“明天开始,就在家复习和调整了。”陈薇轻声说,关上了教室的门。锁芯“咔哒”一声轻响,仿佛为一个阶段画上了暂时的休止符。
“嗯。”姜羡点头,“最后两天,放松心态最重要。”
两人并肩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
她们没有讨论具体的题目,只是随意地聊着考后想去哪里走走,李艺在群里嚷嚷着要去的餐厅到底靠不靠谱,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真正意义上的长假,那一点点的期待和恍惚。
走到宿舍楼下,分别回各自的家之前(高考期间为方便考生,学校允许走读),陈薇忽然停下脚步,看向姜羡。
“谢谢。”她说的很轻,但很认真。 谢谢你的陪伴,谢谢你的并肩,谢谢这段艰难旅途里,始终有这样一个强大又温暖的对手与朋友。
姜羡愣了一下,随即莞尔,伸出手:“彼此彼此。薇姐,高考加油。” 她知道,这是陈薇真正需要去迎接的战场。
陈薇回握住她的手,用力一握:“我会的。”这份加油,她收下了。
回到家中,妈妈准备了一桌清淡又营养的饭菜,没有过多询问,只是不停给她夹菜。爸爸则乐呵呵地说着单位里的趣事,家的温暖气息驱散了所有紧张感。
晚饭后,姜羡回到房间。书桌上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她没有再翻开任何一本书,而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熟悉的城市夜景。
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此刻或许正有无数个像陈薇一样的考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夜风,感觉内心一片平静。
她无需亲自踏入那个考场,但她的心绪依然与所有并肩作战至今的同学们紧密相连。所有的汗水与耕耘,都已沉淀为他们的底气,也化作她的祝福。
她从书包里拿出那张京北大学的预录取通知和那份已然作废的高考准考证,并排放在桌上。一张通向确定的未来,一张铭刻着奋斗的过去。
指尖轻轻拂过准考证上的名字,这不再是她需要使用的通行证,却依然是这段青春最珍贵的见证之一。
黑夜过去,黎明将至。 属于她朋友们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而她,将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在场边为他们无声地呐喊,静候佳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学渣要逆袭当白富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