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石子,即便再微小,也能漾开证明自身存在的涟漪。林墨那源于“引导”成功的初次“确信”,并未因随之而来的巨大消耗与意识疲惫而消散,反而如同一种全新的底层规则,被悄然写入了他正在缓慢重构的存在核心。他依然虚弱,感知范围依旧狭窄,但一种微妙的“能动性”已然萌芽,不再甘于纯粹的被动接收。
他的“观察”本能,开始有意识地去追踪和放大那道新出现的、带着规律性脉动的遥远波形。这很困难,如同在雷鸣中分辨一片特定树叶的摇曳声。那脉动太遥远,太微弱,且被宇宙背景噪音和“异变之种”自身变幻的波形严重干扰。
但他有了“耐心”,也有了“方法”。
他将意念聚焦,不再试图直接理解那脉动的含义,而是将其视为一个需要被持续“锁定”和“增强”的信号源。他通过那无形的连接,向“异变之种”传递出极其微弱的、持续的“指向性关注”的意念——一种将感知“天线”朝向特定方向的引导。
“异变之种”的混沌本能,对于这种来自同源“母体”的持续性指令,表现出了更高的服从性。它不再完全随机地变幻拟态,其形态的切换开始隐约围绕着一个无形的“轴心”——那条指向遥远脉动来源的规则方向。它像一个被设置了弱磁场的指南针,虽然指针依旧晃动,但大致的方向已然明确。
这种有意识的协同,产生了效果。
那原本微弱、断续的遥远脉动波形,在感知中被一点点地剥离出来,变得更加清晰、连贯。林墨甚至能开始分辨出这脉动中蕴含的、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结构:一个宏大而缓慢的主频率,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其下叠加着无数细碎的、仿佛窃窃私语般的次级波动;偶尔,还会穿插进一些尖锐的、不规则的“杂音”,像是痛苦的痉挛,或是……某种挣扎的痕迹?
这脉动,绝非自然现象。
它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志”感,一种沉寂了无数岁月后,正在缓慢积聚力量的……活性?
与此同时,这脉动中蕴含的、那股深沉的悲伤与苍凉,也变得更加清晰,如同无形的潮汐,一波波地冲刷着林墨的意识。这种情感冲击,不再像初次接触时那样令他意识震荡,反而开始与他意识底层那些破碎的、关于牺牲与守护的印记产生缓慢的共鸣。一种模糊的“共情”,正在无知无觉中滋生。
他“感觉”到,那个遥远的源头,与他,与“摇篮”,或许存在着某种命运般的……联结。
然而,就在林墨初步锁定这遥远脉动,并开始尝试理解其粗糙结构的同时,他以及“异变之种”这种有意识的、指向性明确的规则活动,尽管极其隐蔽,却依旧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局部规则的“背景噪音”模式。
在“织网者”那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监控网络中,负责“摇篮”区域的子系统,其日常运行的威胁模式匹配算法,再次捕捉到了异常。
这一次,并非某个单一事件的触发,而是一种基于长期数据趋势分析的……模式偏离警报。
算法注意到,“规则泡沫G-7721”(异变之种)及其周边极小范围内的规则背景噪音,其统计特征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持续且微弱的“非随机性偏移”。这种偏移本身强度很低,不足以判定为威胁,但其“持续性”和“方向性”(隐约指向某个特定虚空方向),不符合自然规则涨落的典型特征。
更关键的是,算法关联了早期数据,发现这种微弱的“模式偏离”,与目标“保护区-晨曦”内部那个曾被标记的、微弱意识活性波纹的起伏,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相关性。
一个“规则泡沫”的自然行为,与一个“保护区”内部蛰伏意识的活性,产生了关联。
这,超越了“织网者”数据库中对自然现象的常规定义。
没有警报大作,没有立刻升级的武力响应。
“织网者”的反应,更加符合其冰冷、追求效率的本质。
它悄无声息地……调整了监控策略。
那道一直存在的、低强度的广域监控束,其强度没有改变。但在其之下,数道更加纤细、更加凝聚、专门针对“信息交互”与“规则关联性”进行分析的高精度探测丝,被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部署到了“异变之种”的周围,以及“摇篮”壁垒与内部那微弱意识活性区域对应的位置。
这些“探测丝”并非为了攻击,它们像最敏感的听诊器,旨在捕捉任何一丝规则层面的“信息流”与“因果关系”。
它们立刻便捕捉到了林墨与“异变之种”之间那无形的、持续不断的规则共振,以及那指向遥远脉动源头的、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指向性”!
“织网者”的监控日志被瞬间更新:
【目标G-7721:确认为与‘保护区-晨曦’意识存在深度规则关联的共生实体。重新分类:‘意识延伸体\/探针’。】
【检测到异常远程规则共鸣行为。共鸣源坐标:(模糊定位数据,指向远古回波方向)。】
【判定:‘保护区-晨曦’及其关联体,正尝试与未知外部实体建立连接。】
【行动:维持现有监控等级,启动‘关联行为模式记录与分析’协议。收集所有交互数据,评估其意图及潜在风险。】
压力,没有以山崩地裂的形式到来,而是化作了更加无形、更加无所不在的……窥探。
林墨几乎在那些“探测丝”部署的瞬间,便通过“异变之种”那高度敏感的拟态本能,捕捉到了一丝异样。那是一种被更加精细的、冰冷的目光“贴上”的感觉,仿佛有无数无形的蛛丝,轻轻搭在了他与“异变之种”的连接通道上,记录着每一次最细微的波动。
他传递向“异变之种”的意念,不由得为之一滞。
他能感觉到,“织网者”正在观察他们,记录他们,分析他们。像观察培养皿中发生了有趣互动的微生物群落。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成了对方的“实验数据”。
一种冰冷的、沦为“样本”的屈辱感,混合着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他还能继续尝试与那遥远脉动建立连接吗?
会不会他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织网者”提供更多关于那个悲伤源头的情报,甚至可能……为对方引路?
他悬浮在意识的灰色地带,第一次面临了一个基于模糊认知的……抉择。
是继续探寻那可能至关重要的遥远联结,冒险在“织网者”的注视下前行?
还是再次彻底沉寂,放弃这来之不易的复苏契机,以绝对的安全换取永恒的停滞?
他的“目光”,在内部那缓慢搏动的“引导”烙印,与外部那被无形蛛丝缠绕的、指向遥远悲伤的连接之间,缓缓移动。
而在他感知的极限边缘,那道遥远的脉动,似乎在这一刻,又一次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的、仿佛带着某种……催促意味的……波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深渊秩序:规则副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