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的话语,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办公室里炸开。
三百米深的海底。
整条生产线,连同所有技术图纸。
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话挂断后留下的沉寂,以及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李卫东的目光从姜晚身上移开,落在办公桌上,那张刚刚盖了章的任命状旁。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忧虑。这不仅仅是一条生产线,更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无数人的心血和期望。如今,一切沉入海底,如同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黑洞,吞噬着所有人的希望。
姜晚的指尖摩挲着任命状边缘。她没有出声,只是大脑飞速运转。三百米。这个深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常规的打捞几乎不可能,技术图纸更是脆弱,海水浸泡加上深海压力,能保留多少信息是个未知数。任何人都明白,这几乎宣判了这条生产线的死刑。
她的目光落在任命状上“技术组副组长”几个字,又看向李卫东那张布满阴霾的脸。这任命状,此刻在她手中,似乎变得更沉重了。它不再仅仅是权力与责任,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一份在绝境中被寄予的微薄希望。
【星火提示:好戏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正在路上。】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此刻在她脑中回荡,仿佛在印证着眼前的困境。而刚刚解锁的“初级材料分析”模块,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刺眼。材料分析。深海。沉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姜晚心头浮现。这或许不是巧合,而是系统为她准备的“大考”。
李卫东深吸一口气,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姜晚,眼神复杂。
“姜晚同志,我知道这很突然,也很……艰难。”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但现在,我们必须面对。”
他没有直接下达命令,只是将事实摆在她面前。他想看看,这个刚刚展现出惊人自信的女人,在这样的绝境面前,会作何反应。是退缩?还是,能看到一丝旁人看不到的可能?
姜晚抬起头,她的眼神平静,没有一丝慌乱。
“厂长,这条生产线,对我们红星轧钢厂,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她问,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李卫东的拳头紧紧握起,指节发白。
“它代表着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代表着我们能否真正实现工业自主。它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那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想办法挽回?”姜晚继续追问。
“是的,无论如何。”李卫东的回答斩钉截铁。
姜晚缓缓站起身,将那张任命状轻轻放在桌上。
“厂长,既然是任务,那就总有完成的办法。”
她的目光扫过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最后落在李卫东的眼睛里,那里面有坚定,有思考,还有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对未知的渴望。
“三百米深海,听起来确实是个难题。”姜晚的目光扫过办公室里凝滞的空气,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静。“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沉没的‘废铁’,重新变成可用的资源呢?”
她的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原本压抑的沉默被一种更为深重的寂静取代。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她身上,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困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卫东的眉头紧锁,他看着姜晚,试图从她脸上找到一丝玩笑的痕迹,然而,姜晚的表情沉着,没有丝毫轻浮。
“姜晚同志,那可是一整条生产线,被海水浸泡,在三百米的深海压力下,结构变形、腐蚀,甚至可能断裂。它们,还能有什么用?”李卫东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一种绝望中的本能反驳。
姜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办公桌前,指尖轻点着那份任命状上的“技术组副组长”几个字。“厂长,您说得对,以常规的打捞和修复,它们确实是废铁。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技术!是经验!是那些我们花高价都买不来的核心资料!”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那些沉入海底的设备,都是国际顶尖水平。它们所用的材料,它们的结构设计,它们的制造工艺,哪怕是浸泡在海水里,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能否逆向思维,将这场灾难,变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学习机艺?”
她顿了顿,目光从任命状移开,落在李卫东脸上,那里面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理性。“我刚刚接手技术组,而我所掌握的一些能力,恰好与‘材料分析’息息相关。深海的极端环境,对材料的腐蚀、形变、应力破坏,这些都是我们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宝贵数据。如果我们能打捞出一部分关键部件,哪怕是损坏的残骸,通过分析它们的构成、失效模式,我们能学到什么?高强度合金的配方,精密机械的加工精度,甚至连那些技术图纸,如果能抢救出哪怕一小部分,也足以让我们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办公室里,一些技术员和工程师开始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们都是搞技术的,姜晚的这番话,无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至于‘变成可用的资源’,我指的并非原样修复。”姜晚继续道,语气愈发坚定,“而是将这些材料重新熔炼、提纯、改性。它们的初始品质远超我们目前能生产的。如果能回收,哪怕是作为高品质的原材料,也能大大缩短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这不仅仅是打捞一条生产线,这是打捞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超越的机会!”
李卫东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姜晚,这个年轻的女人,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时,却能从一片废墟中,看到一线生机。回收,提纯,逆向工程……这些词语在他脑海中盘旋,逐渐勾勒出一个大胆而又充满诱惑的蓝图。
这简直是……疯了。但,又何尝不是在绝境中,唯一的出路?
“所以,姜晚同志。”李卫东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其中已经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兴奋。“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去海底捞这些‘废铁’,然后把它们拆解、分析、再利用?”他的目光中,原本的阴霾被一种全新的光芒取代,那是绝望中挣扎出的,对未来的渴望。
纸张轻薄,此刻却沉甸甸压在心头。
她没有立刻出声。
脑海中,无数个念头疾速闪过。
海底打捞。
七十年代的中国。
这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星火:宿主,这难度系数,堪比徒手拆原子弹了。】
【星火:哦,不对,是徒手拆沉在海底三百米的原子弹。】
姜晚没有理会星火的吐槽。
她只关注核心问题。
“具体情况。”姜晚开口。
她的声音平静,没有一丝慌乱。
李卫东深吸一口气。
“具体情况,我们掌握的也不多。”
“只知道是从苏联海运过来,途经某片海域时,遭遇了恶劣天气。”
“船只倾覆,生产线沉没。”
“打捞,基本无望。”
“那片海域水深,设备不足,技术更是不够。”
“我们甚至连精确的沉没地点都无法确定。”
李卫东的语速很快。
他将所有已知信息,一股脑倒了出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的声音。
姜晚站着,一动不动。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
没有打捞能力。
没有图纸。
这不只是从头开始。
这是从零开始。
甚至,是负数。
【星火:宿主,你不是说要翻倍吗?现在机会来了,直接从无到有,这效率提升可不止一倍。】
姜晚在心底回应:“闭嘴。”
她抬起头。
直视李卫东。
“生产线的型号。”
“c5116。”李卫东脱口而出。
“那是我们国家第一条大型轧钢生产线。”
“倾注了无数心血。”
“现在,就这么没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痛惜。
姜晚的指尖在空中轻轻划动。
c5116。
这个型号,在她的记忆库里,有清晰的记录。
那是一款在七十年代中期,苏联援建中国的重要工业设备。
性能先进,结构复杂。
是当时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石。
如果能拿到图纸,她有把握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复刻。
甚至,加以改进。
但现在,图纸沉海。
“李厂长,我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姜晚说。
“关于那条生产线,所有你能找到的资料。”
“包括它从苏联出厂时的所有文件,哪怕是运货清单,我也需要。”
李卫东的身体微微前倾。
“姜晚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他问。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姜晚没有正面回答。
她需要时间。
需要数据。
“我需要进入资料室。”
“需要查阅所有与c5116相关的档案。”
“还需要一些实验设备。”
“比如,一台高精度光谱仪,一台金相显微镜。”
“还有,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
她一口气说出几样设备名称。
这些都是当时国内稀缺,甚至没有的精密仪器。
李卫东的脸色变了。
“姜晚同志,这些设备,我们厂里没有。”
“国内,恐怕也很难找到。”
“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倒是有一些老旧型号。”
“但精度,达不到你的要求。”
“万能材料试验机,更是闻所未闻。”
他的语气有些无奈。
姜晚早有预料。
这是七十年代。
不是她的时代。
她要的这些设备,哪怕在她的时代,也是高精尖。
“那就想办法。”姜晚说。
她的声音很轻。
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厂长,如果连基础的数据都无法获得。”
“那我们谈何重建?”
“轧钢生产线,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精确的材料配比和工艺参数。”
“没有图纸,没有设备,我们只能靠猜吗?”
李卫东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姜晚说的没错。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姜晚同志,你说的这些,我明白。”
“但是,时间紧迫。”
“上面给的期限是,三个月内,拿出解决方案。”
“三个月。”
他强调了时间。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全国各地找设备。”
“就算找到了,运过来,调试好,也要大半年。”
“更何况,这些设备,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都是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
姜晚的思维没有停滞。
她知道李卫东说的都是事实。
但她有她的优势。
她的优势,就是领先时代五十年的知识储备。
和一台毒舌的智脑。
【星火:宿主,这时候该展现你的真正实力了。】
【星火:徒手搓设备,才是你的本行。】
姜晚在心底冷哼一声。
徒手搓设备?
那也要有材料。
有工具。
“李厂长,你相信我吗?”姜晚突然问。
李卫东愣住了。
他看着姜晚。
这个女人。
她身上有一种魔力。
让人不自觉地去相信她。
去跟着她的思路走。
从她提出要改造c5116,到她轻描淡写地说出“效率翻倍”。
再到现在。
面对这种绝境。
她依旧平静。
“我信。”李卫东说。
他几乎没有犹豫。
“好。”姜晚点头。
“那我就需要你的全力支持。”
“第一,我需要一个独立的实验室。”
“不需要多大,但要绝对保密。”
“第二,我需要一些基础的加工设备。”
“车床,铣床,磨床,线切割。”
“精度要尽可能高。”
“第三,我需要一些基础材料。”
“各种型号的钢材,铸铁,铜,铝。”
“还有一些稀有金属,比如钨,钼。”
“第四,我需要几个帮手。”
“要对机械加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
“最重要的是,嘴巴要严。”
她提出的要求,一个比一个匪夷所思。
李卫东的眉头越皱越紧。
独立的实验室,保密。
这听起来,像是在搞什么秘密研究。
基础加工设备还好说。
但那些稀有金属。
钨、钼。
这些东西,比她之前要的那些检测设备,还要难搞。
“姜晚同志,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卫东问。
他声音压低。
带着一丝不解。
更带着一丝警惕。
姜晚没有回答。
她只是看着李卫东。
“李厂长,现在,你只需要知道。”
“我要把这条沉没的生产线,重新造出来。”
“不是修补,不是替代。”
“是,重新造出来。”
她的声音不大。
却字字清晰。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铁锤,重重敲击在李卫东的心头。
重新造出来。
没有图纸。
没有设备。
没有经验。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卫东的呼吸变得粗重。
“姜晚同志,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这是,要凭空造物?”
他问。
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姜晚的嘴角,微微上扬。
“李厂长,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我需要一些时间。”
“给我一个月。”
“一个月内,我会给你一个答案。”
她停顿了一下。
“一个,能让这条生产线重生的答案。”
李卫东的脑子嗡嗡作响。
他看着姜晚。
她瘦弱的身躯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
也蕴藏着,无尽的疯狂。
“你,需要多久?”
李卫东问。
他声音沙哑。
姜晚直视李卫东。
“我需要,一个月。”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我的实验室。”
“所有材料,所有设备,都要到位。”
“否则,我无法保证。”
李卫东猛地站起身。
他在办公室里踱步。
来回几趟。
他猛地停住。
“好!”
他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我给你一个月!”
“所有要求,我来想办法!”
“你,放手去干!”
姜晚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她只是点头。
“我需要先去资料室。”
“尽快熟悉c5116的各项参数。”
“还有,我需要了解一下我们厂目前的材料储备情况。”
“以及,国内的材料供应体系。”
李卫东立刻拿起电话。
“老王,把资料室的钥匙给姜晚同志。”
“所有c5116的档案,全部对她开放。”
“还有,把材料科的科长叫过来。”
“立刻!”
他挂断电话。
看着姜晚。
“姜晚同志。”
“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姜晚没有回应。
她只是转身。
走出办公室。
她的脚步很轻。
但每一步,都像踩在李卫东的心头。
【星火:宿主,你打算怎么做?】
【星火:真的要徒手搓生产线吗?】
姜晚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复杂的公式。
无数个精密的零件图纸。
她没有回答星火。
她只是加快了脚步。
【星火:宿主,你别不说话啊。】
【星火:这可是三百米海底的生产线,不是你家后院的废铁。】
姜晚的手,下意识地摸向口袋。
那里,装着她的金戒指。
她的步伐,坚定。
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七零:废品站捡到未来智脑,国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