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面上的战船旌旗交错,吴越船队的到来让楚州战局陡然生变。柴荣站在北岸高坡上,望着那支挂着“钱”字大旗的船队,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佩剑。赵匡胤率军列阵岸边,弩兵已瞄准河面,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陛下,吴越船队行驶缓慢,不似驰援之态。”李谷站在柴荣身旁,目光紧盯着船队动向,“钱俶向来谨慎,恐怕是想观望战局,再做决断。”
柴荣冷笑一声:“这只老狐狸,既想不得罪南唐,又怕开罪于朕,妄图左右逢源。传朕旨意,让韩通水师暂缓进攻,静观其变,若吴越敢帮南唐,便一并拿下!”
此时的吴越旗舰上,钱俶的使者正站在船头,神色复杂地望着楚州城头的南唐大旗。他奉命带着钱俶的亲笔信,表面上是来援助南唐,实则是来打探虚实。当看到淮河上南唐水师节节败退,后周战船气势如虹,使者心中愈发惶恐。
楚州城楼上,张彦卿看到吴越船队,心中大喜,连忙下令放下吊桥,派将领出城迎接。可使者登上城楼后,并未带来援军,只是递上钱俶的亲笔信,信中言辞含糊,只说“吴越已起兵,因路途遥远,需暂缓几日才能抵达”。
张彦卿读完信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深知钱俶的为人,所谓“暂缓几日”,不过是托词,实则是在观望战局。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强作镇定,对使者道:“请回复钱王,只要吴越援军抵达,我等必能内外夹击,击退周军!”
使者敷衍几句后,便匆匆返回船队。船队调转方向,缓缓驶向岸边的后周大营,显然是要去拜见柴荣。
张彦卿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去的吴越船队,心中一片绝望。他知道,吴越援军指望不上了,楚州已成真正的孤城。可他深受李璟厚恩,只能下令死守城池,与楚州共存亡。
吴越使者抵达后周大营,向柴荣献上钱俶的厚礼和亲笔信。信中钱俶言辞谦卑,声称“吴越向来仰慕陛下仁德,绝无联唐之意,愿世代向后周称臣,年年纳贡”,同时解释道,此次派船队前往楚州,只是为了安抚李璟,并非真心援助。
柴荣看完信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钱俶倒是识时务。告诉使者,朕可以相信他的诚意,但需吴越即刻表明立场,派船队协助我军进攻楚州,否则,朕便视作吴越与南唐同谋!”
使者不敢怠慢,连忙点头应允,即刻派人返回杭州,向钱俶禀报柴荣的旨意。
钱俶收到消息后,陷入了两难。派船队协助后周进攻南唐,无疑会彻底得罪李璟;可若不照做,柴荣必然会兴师问罪,吴越根本无法抵挡后周军的进攻。
“陛下,后周势强,南唐必亡,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宰相沈虎子劝道,“派船队协助后周,既能表明诚意,又能讨好柴荣,保住吴越的安宁,这才是明智之举!”
钱俶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传朕旨意,命船队协助后周水师,进攻楚州!”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同盟不过是笑话,保住吴越才是重中之重。
消息传回后周大营,柴荣龙颜大悦。他下令韩通水师与吴越船队汇合,即刻对楚州发起猛攻。后周战船与吴越战船联手,在淮河上展开攻势,南唐水师腹背受敌,很快便溃不成军。
楚州城楼上的张彦卿看到吴越船队竟然协助后周进攻,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想到,钱俶竟然如此背信弃义,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可他并未放弃,依旧下令守军拼死抵抗,用滚石、热油、弩箭,一次次击退后周军的进攻。
后周军的进攻异常猛烈,楚州城墙多处出现裂缝,守军伤亡惨重。赵匡胤见状,下令架设云梯,发起总攻。士兵们奋勇攀爬,与守城士兵展开激烈的厮杀,城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淮河岸边。
就在楚州即将被攻破之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将军!金陵方向传来消息,李璟派太子李弘冀率领一万大军,正在向楚州赶来,想要救援楚州!”
赵匡胤闻言,心中一沉。李弘冀虽无军事才能,但一万大军的到来,无疑会给攻城带来不小的麻烦。他下令道:“传我将令,加快攻城速度,务必在李弘冀援军抵达前,攻克楚州!”
士兵们士气大振,进攻更加猛烈。楚州城墙的裂缝越来越大,终于,在一声巨响中,城墙轰然倒塌,后周军蜂拥而入。
张彦卿见城已破,拔剑自刎,以身殉国。楚州守军见主将战死,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赵匡胤率领大军入城,安抚百姓,推行新政。就在此时,一名探子再次来报:“将军!李弘冀的援军在途中遭遇契丹骑兵,双方展开激战,援军被击溃,李弘冀被俘!”
赵匡胤闻言,心中大喜。他没想到,契丹骑兵竟然会在此时出现,还击溃了李弘冀的援军。可他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契丹骑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来援助南唐,还是另有图谋?
柴荣收到消息后,也是一脸疑惑。他知道,契丹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此次突然出现,绝非偶然。他看着契丹骑兵出现的方向,心中暗忖:契丹的介入,会不会让这场南征之战,演变成一场更大的战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