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桌上摊开的欧洲武器草图。范·海斯特手持炭笔,在纸上快速勾勒出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语气兴奋:“大都督,各位工程师,这是欧洲正在探索的‘速射武器’理念,利用火药燃气的力量,实现自动装弹、连续射击,射速远超手动步枪,堪称战场绞肉机!”
图纸上,精密的自动机构、弹匣供弹系统,让在场的复国军工程师们眼中闪过震撼。徐焱牺牲后,接任火药工坊技术主管的老工匠王铁匠咂舌道:“这玩意儿太精巧了,咱们连后装枪的闭锁机构都要反复打磨,这么复杂的自动装置,根本造不出来!”
范·海斯特点点头,没有否认:“这是欧洲工程师马克沁的初步构想,核心是‘枪管短后退’原理——射击时,枪管在火药燃气推动下后退,带动枪机完成开锁、抽壳、装弹、闭锁的循环,理论射速每分钟可达六百发。但它对精密加工、钢材强度的要求极高,即便是欧洲,也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赵罗盯着图纸,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无烟火药的成功让复国军看到了技术突破的希望,但面对荷兰舰队的铁甲和清军的人海战术,仅靠后装枪和迫击炮,依旧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速射武器的理念,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让他看到了破局的可能。
“范先生,欧洲造不出来,不代表我们不行。” 赵罗语气坚定,“但我们不能照搬,必须结合自身工业水平改造。我们缺精密机床,缺优质钢材,那就换个思路——简化、强化、笨重化!”
这句话点醒了在场众人。范·海斯特眼中闪过灵光:“大都督说得对!我们可以放弃复杂的自动供弹机构,用更粗壮的部件保证可靠性;放弃轻量化设计,用重量换取稳定性和散热能力。哪怕它无法单兵携带,只要能架在阵地或舰船上,形成密集火力,就是克敌制胜的利器!”
会议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工程师们纷纷发言:“闭锁机构可以做得更粗,用优质钢材一体锻造,哪怕重量翻倍,也能保证闭锁强度!” “连续供弹可以用帆布弹链,手动辅助推送,虽然麻烦,但比弹匣容量大,也更容易制造!” “射速可以降低,但必须保证连续射击不卡壳,哪怕每分钟只有两百发,也比步枪快十倍!”
范·海斯特将众人的想法一一记录,很快形成了初步改造方向:“我们以枪管短后退为核心,简化自动机构,强化关键部件,用帆布弹链供弹,加装重型散热装置。虽然它会变得极其笨重,但在防御阵地和战舰上,重量恰恰是稳定性的保障!”
赵罗看着逐渐清晰的设计思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无烟火药的成功打破了技术桎梏,速射武器的改造,或许能让复国军在火力上实现对清军和荷兰人的碾压。“范先生,全力推进这个项目!” 他拍案而起,“格物院所有资源优先倾斜,钢材、工匠、资金,只要你需要,我立刻调拨!”
阳光洒在图纸上,原本精密却不切实际的欧洲理念,在复国军工程师们的手中,开始朝着“粗狂却致命”的方向蜕变。一场围绕速射武器的技术破壁,就此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