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黎明并未给正仪镇带来宁静,反而在灰白色的天光中,将一种更加尖锐的危机感刺入每个人的心底。昨夜侦察兵捕获的日军俘虏的口供,像一块寒冰,沉甸甸地压在三十六师指挥层的心头——日军一支加强联队(约三千人),配属坦克和炮兵,正沿水路并进,其先头部队距离正仪已不足二十里,预计午后即可抵达。短暂的喘息结束了,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师部所在的镇公所小楼内,汽灯彻夜未熄。宋希濂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他指着摊开的地图,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
“正仪不可久守!水网地带虽能迟滞日军,但也容易让我军陷入重围。必须立即转移!”
参谋长周明远立即接口:“师座,往哪里撤?向西是苏州,情况不明,且路途较远;向南是青浦,也可能遭遇日军;向北……那是昆山方向,是死路。”
作战参谋李慕华的手指落在一条蜿蜒的蓝线上:“师座,我认为,应立即渡过镇西的苏州河(吴淞江下游段),依托河西岸的丘陵地带组织防御。苏州河水面宽阔,水流较急,是一道天然屏障。渡过河后,炸毁桥梁,可有效阻敌追击。然后沿河西岸向南,经车坊、郭巷,向吴江方向转进,那里靠近吴福线国防工事。”
“背水一战?”周明远倒吸一口凉气,“风险太大!若渡河时被日军追上,或渡河后阵地被突破,将全军覆没!”
宋希濂死死盯着地图上的苏州河,脑海中飞速权衡。李慕华的建议很冒险,但也是目前唯一能利用地形、摆脱被动挨打局面的方案。固守正仪,只有死路一条;盲目西进或南撤,在野地里被日军机械化部队追上,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狭路相逢勇者胜!”宋希濂猛地一拍桌子,“就按慕华的意见办!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迅速下达一连串命令:
“一、工兵营立即行动,在镇西主桥上下游秘密架设两座简易浮桥,同时加固主桥结构,确保主力快速通过!完成后,在主桥关键部位预置炸药!”
“二、一零六旅赵锡田部,立即渡过苏州河,抢占河西的凤凰山、狮子山等制高点,构筑核心防御阵地!要快!我要你在中午之前,建立起一条稳固的防线!”
“三、师属炮兵营,在河东岸预设发射阵地,负责掩护部队渡河和初期阻击!”
“四、师部、后勤、伤员及收容的非战斗人员,由周参谋长负责,立即开始渡河,过河后向车坊方向转移!”
“五、独立团张云鹤部,配属师部警卫连,在正仪镇内及东岸担任最后掩护任务,节节抵抗,迟滞日军,待主力过河后,最后渡河!”
“诸位!”宋希濂环视众人,语气凝重,“此战关乎我三十六师存亡!望各位同心协力,奋勇杀敌!执行命令!”
“是!”众人轰然应诺,指挥部瞬间如同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叮!宿主面临强敌压境,做出关键性战术抉择,“绝地求生”任务执行度提升至60%。触发极限战斗任务:“苏州河阻击战”。】
【任务要求:成功掩护主力渡过苏州河,并在河西岸有效阻击日军追兵至少8小时,予敌重创,确保师主力安全转进。】
【任务奖励:积分500,000点,“永固工事构筑技术(初级)”蓝图x1。特殊奖励:若成功击退日军联队级进攻并摧毁其坦克部队,获得“精锐装甲突击连”(装备德制一号坦克x5,装甲车x10)x1(需后续合理化解释)。】
系统的任务将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提到了极致,奖励也无比诱人,但失败即是灭亡。
命令下达,正仪镇顿时忙碌起来。工兵营在高建业的带领下,冒着冰冷的河水,奋力架设浮桥。主力部队则有序地通过尚且稳固的主桥,向河西岸开进。骡马、车辆、伤员担架,队伍绵长但纪律严明。
宋希濂亲临渡口指挥。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
上午九时左右,大部分后勤单位和伤员已安全过河。一零六旅的先头部队也开始在河西岸的山头上构筑工事。然而,就在此时,天际传来了沉闷的引擎轰鸣声!
“敌机!隐蔽!”了望哨凄厉的呼喊划破天空!
三架日军九六式轰炸机如同秃鹫般从云层中钻出,直扑渡口和正在架设的浮桥!炸弹带着刺耳的呼啸落下!
“轰!轰!轰!”爆炸在河面和人流中掀起巨大水柱和烟尘!一座正在搭建的浮桥被直接命中,木屑纷飞,工兵伤亡惨重!渡口人群大乱,几辆装载物资的马车被炸翻,堵塞了道路。
“高射机枪!开火!”宋希濂怒吼着,拔出手枪对空射击。
师属防空连的寥寥几挺高射机枪喷出火舌,但在日军飞机的灵活规避下收效甚微。空袭持续了约一刻钟,造成了一定混乱和伤亡,所幸主桥未被炸毁。
“快!加快速度!鬼子飞机来了,地面部队就不远了!”宋希濂嘶哑地催促着。渡河行动在短暂的混乱后,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河西岸,凤凰山主峰。一零六旅旅长赵锡田不顾臂伤,亲自督战。士兵们挥汗如雨,挖掘战壕,设置机枪巢,搬运弹药。时间紧迫,工事只能因陋就简。
“把机枪架在那个反斜面!迫击炮阵地分散开!火箭筒小组隐蔽在树林里,专门对付鬼子的铁王八!”赵锡田的声音已经完全沙哑。
上午十一时,日军先头部队一个大队,配属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抵达苏州河东岸,与负责掩护的独立团接火。枪炮声骤然激烈起来。
独立团团长张云鹤利用镇内房屋和河岸工事,进行顽强阻击,但日军火力凶猛,坦克的直瞄火炮给守军造成很大压力。
“报告旅座!东岸独立团压力很大,请求炮火支援!”通讯兵向赵锡田报告。
赵锡田立即接通河东岸的师属炮兵营:“王营长!瞄准鬼子坦克和集结地,给我狠狠地打!”
师属炮兵所剩不多的炮弹呼啸而出,落在对岸日军进攻队形中,暂时压制了敌军攻势。张云鹤团趁机给予日军较大杀伤后,按计划交替掩护,向主桥撤退。
午后一时许,三十六师主力大部分已渡过苏州河。独立团和师部警卫连成为东岸最后的坚守力量。日军主力联队已然抵达,炮火更加猛烈,开始强攻正仪镇,并向渡口猛扑。
宋希濂依旧留在东岸桥头,亲自指挥最后阶段的渡河。弹片横飞,硝烟弥漫。
“师座!您先过河吧!”警卫连长焦急地喊道。
“放屁!老子最后一个过!”宋希濂吼道,“告诉张云鹤,再顶十分钟!然后交替撤退过桥!”
战斗异常惨烈。独立团官兵逐屋争夺,用火箭筒和集束手榴弹与日军坦克搏斗,伤亡激增。但他们的牺牲,为主力在河西岸布防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最后,当张云鹤带着满身硝烟和血迹的残部退到桥头时,桥上只剩下宋希濂和少数警卫人员。
“云鹤,快过桥!”宋希濂喊道。
“师座,您先请!”
“这是命令!”宋希濂不容置疑。
张云鹤含泪带队跑步过桥。宋希濂最后看了一眼陷入火海的正仪镇和蜂拥而至的日军,毅然转身,在警卫的簇拥下踏上摇摇欲坠的主桥。在他身后,工兵营长高建业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苏州河主桥在烈焰和浓烟中坍塌断裂,坠入滔滔江水。追至河边的日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对岸中国军队严阵以待的阵地,徒劳地射击。
桥已炸断,但战斗才刚刚开始。日军联队长恼羞成怒,下令强渡苏州河!日军工兵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开始架设浮桥,同时用橡皮艇和冲锋舟组织步兵强渡。
河西岸,凤凰山、狮子山阵地上,一零六旅的官兵们迎来了真正的考验。日军炮火铺天盖地地砸向山头,步兵在烟幕弹掩护下,乘坐各式舟艇,蜂拥渡河。
“放近了打!瞄准鬼子的小船!”赵锡田在指挥所里嘶吼。
当日军渡至河心时,中国守军的机枪、步枪、迫击炮一齐开火!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镰刀,将河面笼罩。日军的橡皮艇不断被击中翻沉,士兵惨叫着落水,鲜血染红了河面。但日军不顾伤亡,依旧前仆后继。
部分日军成功登岸,在坦克掩护下(日军利用夜间秘密架设了水下便桥或使用了两栖坦克),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潮水般的冲锋。山坡上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和手榴弹战。阵地数次易手,双方士兵的尸体铺满了山坡。
宋希濂在西岸高地上指挥若定,调动预备队增援薄弱环节,师属炮兵也将最后一点炮弹倾泻在日军后续部队和渡河点上。战斗从午后一直持续到黄昏,日军始终无法突破三十六师的防线,反而在河面和滩头留下了大量尸体和装备。
夜幕降临,日军攻势渐歇。苏州河畔,枪炮声终于稀疏下来。日军联队遭受重创,无力再组织有效进攻。三十六师虽然伤亡不小,但主力得以保全,防线屹立不倒。
宋希濂下令,部队连夜打扫战场,抢救伤员,补充弹药(部分缴获自日军),然后悄然撤离阵地,向南经车坊方向转进。
站在高处,回望对岸日军营地的点点火光和苏州河上燃烧的桥梁残骸,宋希濂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关,又闯过来了。部队的韧性、官兵的英勇,以及……那些关键时刻“恰到好处”的补给和运气(系统),再次发挥了作用。
“给战区发电:职部三十六师于正仪-苏州河一线重创追敌,毙伤日军逾千,已按计划向吴江方向转进。”宋希濂对李慕华说。他知道,这份战报能极大鼓舞溃退中的友军士气。
队伍在夜色中沉默行军,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多了一份历经血火淬炼后的坚定。苏州河的血战,再次证明了这是一支打不垮的铁军。前路依旧艰险,但希望,就在前方。
十一月三日,在苏州河畔的血战、险象环生的渡河和最终的战术胜利中度过。三十六师以一场漂亮的阻击战,赢得了继续转进的宝贵时间,也再次在溃退的洪流中,树立起一面不屈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