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扉页,一行娟秀工整的蓝色钢笔字,带着七十年代特有的书写气息,清晰地映入眼帘:
张淑芬
1978年 春
字迹干净利落,笔画间带着一种少女特有的矜持和认真。
李国栋的心猛地一沉,
这个名字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母亲的音容笑貌、林晓梅的温言软语、张淑芬那总是笼罩着迷雾的眼神…无数碎片汹涌而至,几乎将他淹没。
他定了定神,就着手电筒的光,翻开了第一页。
纸页已经泛黄变脆,翻动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如同逝去岁月的低语。
1978年4月12日 晴
今天终于进了红星纺织厂,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一份子!
车间里的机器声音真大,像打雷一样,震得耳朵嗡嗡响。
带我的王师傅有点凶,不过教得很仔细。
分配宿舍了,我和另外三个姐妹一间,靠窗的上铺是我的。
从窗户望出去,能看到厂门口那棵老槐树,枝桠伸得老长。
对了,今天还见到了张秀。
大家都叫她阿秀,是细纱车间的标兵。
她真好看,像画报里的人。
头发又黑又亮,梳成两条粗辫子,走路的时候辫梢轻轻甩动。
她说话声音也细细软软的,好多人都喜欢围着她。
下午发工作服,她领到的那件特别合身,像专门给她做的一样。
我的就有点大,袖子长了一截。
王师傅说新人都这样,穿穿就好了。
希望吧。
娟秀的字迹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悄然流淌。
李国栋的指尖抚过“阿秀”两个字,母亲年轻时的模样瞬间在脑海中鲜活起来,那两条乌黑的辫子,曾是他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他继续翻看。
日记里的张淑芬,心思细腻敏感,记录着车间里的辛苦、对新生活的憧憬、对同宿舍姐妹小摩擦的烦恼、对每月发工资买点零食的期待。
文字间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朴素和朝气。阿秀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1978年5月20日 多云
今天食堂做了红烧肉!
虽然每人只有小小几块,油汪汪的,真香啊。
阿秀就排在我前面打饭,她跟食堂的胖师傅好像很熟,师傅给她碗里多舀了半勺汤汁。
她回头对我笑了一下,说汤汁拌饭也好吃。
她的牙齿真白。
下午休息时,我们几个在更衣室外面晒太阳。
阿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圆铁盒,打开来,一股特别好闻的茉莉花香!
她说是她对象托人从上海捎来的发油。
她用指尖蘸了一点点,抹在辫梢上,那香味…整个下午,只要她一走动,那淡淡的茉莉香就飘过来。
晚上回到宿舍,我忍不住偷偷闻了闻自己的头发,只有肥皂味。
李国栋的心骤然缩紧。
茉莉香!
这个贯穿了重组家庭生活的、如同诅咒般的气味,原来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缠绕在母亲阿秀的身上,也缠绕进了张淑芬的感官和记忆里。
他几乎能想象到年轻的张淑芬,在昏暗的宿舍里,嗅着自己毫无香味的头发时,那份失落和隐秘的向往。
日记继续向前流淌,时间到了1978年秋。
1978年9月15日 阴
厂里要评选年度“生产标兵”和“厂花”了!
公告贴在食堂门口,好多人围着看。
标兵主要是看产量和质量,厂花…大家私下都说,肯定是阿秀。
她人漂亮,活也干得好,听说车间主任和工会主席都很欣赏她。
王师傅说我进步很快,但跟阿秀比还是有差距,让我别灰心。
心里有点闷闷的。为什么总是她呢?她好像天生就该得到最好的东西。那盒茉莉发油的香味,好像还在鼻尖飘着…
“为什么总是她呢?”
这几个字,笔迹似乎比前面稍微重了一点点,透出一丝不甘。
李国栋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这微妙的情绪,像一颗深埋的种子。
1978年10月1日 国庆节
厂里搞联欢会,真热闹!
阿秀上台唱了《洪湖水浪打浪》,嗓子真好听,像百灵鸟。
台下掌声雷动,好多小伙子使劲叫好。
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列宁装,腰身掐得细细的,辫子上系了红头绳,比平时更好看了。
她唱完下来,脸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
工会李主席亲自给她倒了杯水,还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手里的橘子汽水,忽然觉得有点没滋没味。
那茉莉香…好像又飘过来了。
羡慕,如同藤蔓,在娟秀的字迹间悄然滋生、缠绕。
李国栋翻页的手指变得有些僵硬。
日记本前半部分的内容,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形象:
张淑芬——
那个在集体中努力却略显平凡的年轻女工,对身边光彩夺目的阿秀,怀抱着一种复杂而隐秘的情绪。
是欣赏,是向往,但更深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被光芒灼伤的刺痛和比较之后的失落。
这情绪被那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不断催化、加深。
前半本日记的最后一页,停留在1979年初春。
字迹依然工整,但内容却带着一种压抑的沉重。
1979年3月8日 妇女节 小雨
标兵和厂花的名单公布了。
阿秀…双料。意料之中,不是吗?
广播里念她的名字时,车间里掌声特别响。
她站在台上领奖,戴着大红花,笑得真好看。
厂领导给她发了搪瓷脸盆和暖水瓶,崭新的,红彤彤的,真耀眼。
散会后,在更衣室换衣服。
我的柜子就在她旁边。
她大概太高兴了,放东西时动作大了点,胳膊肘不小心撞了我一下,
我手里的旧茶缸没拿稳,“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瘪了一大块。
那个茶缸,是我爸当年在矿上用过的…
她愣了一下,连忙说“对不起淑芬,我不是故意的!
我赔你个新的!”
她脸上的笑容还没褪去,那歉意显得那么轻飘飘。
旁边有人看过来,带着笑,好像在说“多大点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茉莉巷的合租家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