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全军实战演练前夕,赵佶自西郊大营返回宫中。并非为了休憩,而是接到了两项重要的奏报:出使金国的使团终于归来,同时,市舶司关于首次海外贸易的详细禀报也已送达。
垂拱殿内,风尘仆仆的正使贺允中、副使马扩,跪伏于地,向皇帝详细陈述了此次北上之行的成果与见闻。
“陛下,”贺允中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却更显凝重,“臣等抵达金国都城会宁府,面见金主及其重臣。其国初立,气象野蛮彪悍,君臣上下,皆如磨牙吮血之饿狼,对土地、财富渴望至极。”
他首先汇报了最紧要的军事外交:“关于联合伐辽及燕云归属,金人态度暧昧而强硬。其元帅完颜宗翰(粘罕)等人,对我朝黑风峪之战耿耿于怀,坚称乃我军袭扰,几番质问。臣等依陛下吩咐,咬定为辽军或马匪假冒,并示以强硬,言明我朝整军经武,绝非昔比。金主阿骨打较为沉稳,然其子侄辈如完颜宗望等,皆桀骜不驯,言语间对中原富庶颇有觊觎之色。”
“最终,”贺允中顿了顿,“金国同意暂不与我朝为敌,并原则上认可共击残辽之议。然,对于燕云十六州之具体归属,其坚不松口,只言‘战后再议’。此乃缓兵之计,臣观其意,恐是想待灭辽之后,凭实力再做计较,甚至……有南下之意。”
赵佶静静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这本就在他预料之中,能让金国暂时不背后捅刀,已达到了此次出使的最低目标。
“商贸之事呢?”赵佶更关心这个。
副使马扩接口道:“回陛下,商贸协定已初步达成。金人虽倨傲,然对其地所缺之货物,如茶叶、丝绸、瓷器,尤其是……陛下赐予使团用作展示的琉璃器与香露,极为眼热。经反复磋商,议定开放边境五市,我朝可以丝绸、茶叶、瓷器、琉璃器、香露等,换取其马匹、皮毛、人参、北珠等物。金人尤其要求大量琉璃器与香露,其价……堪称暴利。”
马扩呈上了一份粗略的货值清单,上面预估的利润比例,连赵佶看了都暗自咋舌。用工业化降维打击农业文明的奢侈品需求,果然是敛财的捷径。
“金人对我朝新政、新军,反应如何?”赵佶问到了关键。
贺允中与马扩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忧色:“陛下,金人……颇为忌惮。他们虽言语嚣张,但臣等能感觉到,其对龙骧军之名已有耳闻,对我能迅速整军、改良军械之事,探问甚多。完颜宗望曾酒后狂言,称‘南人竟亦知兵’,虽是不忿,却也可窥其心存警惕。然,此等警惕,恐非福兆,反而可能使其更欲除之而后快。”
赵佶默然片刻,挥挥手:“朕知道了。二位爱卿此行辛苦,居功至伟,先下去好生休养,赏赐不日便至。”
“谢陛下!”二人叩首退下。
金使带来的消息,印证了赵佶的判断:与金的和平是暂时的,战争不可避免,且金国这个敌人,比辽国更加危险、更具侵略性。这让他北伐的决心更加坚定,必须在金国彻底消化辽国实力、并将矛头完全对准南方之前,拿下燕云,取得战略主动。
处理完金使之事,赵佶立刻召见了市舶司提举以及负责此次海外贸易的官员。
“启奏陛下,”市舶司提举满面红光,兴奋地禀报,“奉陛下旨意,首批由海舶运载之琉璃器、香露等物,已顺利抵达高丽、倭国,乃至南洋三佛齐等地!所至之处,皆引起轰动!”
他详细奏道:“尤其是那尊陛下亲定样式的‘琉璃四海升平瓶’以及‘飞天琉璃盏’,在高丽王京被王室以万金争购!倭国贵族对香露‘芙蓉露’、‘寒梅魄’痴迷不已,价同黄金!南洋诸国亦对琉璃之纯净、香露之奇香惊叹莫名。首批货物扣除成本,获利……逾五十万贯!且各地商贾纷纷询价,欲大量订购!”
他呈上厚厚的交易记录与利润报表,声音都因激动而颤抖:“陛下,此乃前所未有之利!海商们闻风而动,皆言愿倾尽家财,组建船队,专营此道!市舶司税收,亦因此大增!”
赵佶看着那惊人的利润数字,心中并无太多意外,但喜悦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笔巨大的财富,将成为支撑北伐、推行新政的又一股强大动力。
“很好。”赵佶颔首,“着市舶司制定章程,规范琉璃、香露等特供之物出海贸易,严防技术外流。可发放特许状,鼓励海商组建大型船队,不仅往高丽、倭国,更要探索通往大食(阿拉伯)、甚至更远西方的航路!所需护卫,可由沿海水师酌情派船护航。”
“臣遵旨!”市舶司提举大声应道,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金银如同海水般涌来的景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宋骑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